《鸣筑亭》 张嵲

碕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分类: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头像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鸣筑亭》张嵲 翻译、赏析和诗意

《鸣筑亭》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请欣赏以下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鸣筑亭,碕岸互萦斜,
此处景色如画,山岩和水边交错交织。
因依爱筠绿,我停留在这绿茵茵的竹林之中。
虽然有些怀疑这境界是否太过幽清,
但对于那些喜欢幽静的人来说,也未必会感到孤独和伤心。
我偶然坐在松树下的石头上,
听着泉水的声音,仿佛是一曲琴音在我耳边鸣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鸣筑亭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幽静、清幽的山水景色。诗人描述了碕岸的地势曲折,山岩和水流错综交错,展现出自然山水的壮美和细腻之美。诗中提到的爱筠绿指的是爱竹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绿竹丛的喜爱和倚赖。诗人虽然怀疑这样的境界是否过于幽静,但他同时也认识到,对于那些喜欢宁静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并不会带来孤独和伤感。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松树下的石头上坐下,聆听着泉水的声音,仿佛泉水的流动成为了一曲美妙的琴音,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幽静环境的向往和喜爱。诗中的碕岸、竹林、松树、泉水等元素,构成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诗人的内心感受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宁静、孤独状态的接纳和欣赏,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静谧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鸣筑亭》张嵲 拼音读音参考

míng zhù tíng
鸣筑亭

qí àn hù yíng xié, yīn yī ài yún lǜ.
碕岸互萦斜,因依爱筠绿。
suī yí jìng guò qīng, wèi bì shāng yōu dú.
虽疑境过清,未必伤幽独。
ǒu zuò sōng xià shí, quán shēng zuò qín zhù.
偶坐松下石,泉声作琴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鸣筑亭》专题为您介绍鸣筑亭古诗,鸣筑亭张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