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 艾性夫

有山莫栽桃,有地宜种竹。
此竹岂不佳,清阴蔽茅屋。
朝有孤凤翔,暮有白鹤宿。
桃花艳春风,蜂蝶趁麄俗。
花谢不复来,相媚一饷足。
分类:

《感物》艾性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物》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地和其中的生物,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思考。

译文:
有山莫栽桃,
有地宜种竹。
此竹岂不佳,
清阴蔽茅屋。
朝有孤凤翔,
暮有白鹤宿。
桃花艳春风,
蜂蝶趁麄俗。
花谢不复来,
相媚一饷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山、地和其中的生物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感悟。

诗的开头写到有山却不宜栽桃树,有地却适合种植竹子。这种对于种植选择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审美追求。接着,诗人描述了种植竹子所带来的好处,清凉的阴影遮蔽了茅屋,给人带来了舒适和安宁。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朝阳下孤独飞翔的凤凰和傍晚中宿于空中的白鹤。这些自然界的美好形象,象征着自由、高尚和祥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后,诗人描述了春风中艳丽的桃花和蜜蜂蝴蝶在世俗的繁忙中寻找着机会。这里的桃花代表着短暂的美丽和生命的转瞬即逝,而蜜蜂蝴蝶则象征着追求享乐和温暖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暗示了世俗的喧嚣和短暂的享受。

最后,诗人用"花谢不复来,相媚一饷足"来总结全诗。这句话意味着花朵凋谢后无法再回来,只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也只能是一时的,无法持久。这句话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幻无常,同时也呈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世俗浮华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无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感物》艾性夫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wù
感物

yǒu shān mò zāi táo, yǒu dì yí zhǒng zhú.
有山莫栽桃,有地宜种竹。
cǐ zhú qǐ bù jiā, qīng yīn bì máo wū.
此竹岂不佳,清阴蔽茅屋。
cháo yǒu gū fèng xiáng, mù yǒu bái hè sù.
朝有孤凤翔,暮有白鹤宿。
táo huā yàn chūn fēng, fēng dié chèn cū sú.
桃花艳春风,蜂蝶趁麄俗。
huā xiè bù fù lái, xiāng mèi yī xiǎng zú.
花谢不复来,相媚一饷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感物》专题为您介绍感物古诗,感物艾性夫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