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明帝四首》 陈普

柳谷川西示讨曹,摩波井底见芳髦。
藩垣屏翰无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分类:

《咏史下·明帝四首》陈普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史下·明帝四首》是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出自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谷川西示讨曹,
摩波井底见芳髦。
藩垣屏翰无方尺,
何用凌霄百丈高。

中文译文:
在柳谷川西展示讨伐曹魏的计划,
摩波井底见到芳髦的模样。
藩垣上的挡板无法测量其高度,
凌霄阁的高度有何用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时期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柳谷川和摩波井,这些地名暗示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柳谷川"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战役的地点,作者在此展示了讨伐曹魏的决心。"摩波井"则象征着历史的深渊,作者在其中看到了曾经辉煌的历史场景。

诗中提到的藩垣和凌霄阁则象征了权力和地位。藩垣是指君主的屏障,挡板的高度无法测量,意味着权力的无限延伸。而凌霄阁则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象征着权力的高度。然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何用凌霄百丈高"。这句话暗示着对权力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权力滥用和虚无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形式,通过地名和象征物的运用,表达了对历史和权力的思考与反思。诗中的意象既展示了历史的辉煌与悲壮,又抒发了对权力的审视与质疑,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思考历史和权力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史下·明帝四首》陈普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ǐ xià míng dì sì shǒu
咏史下·明帝四首

liǔ gǔ chuān xī shì tǎo cáo, mó bō jǐng dǐ jiàn fāng máo.
柳谷川西示讨曹,摩波井底见芳髦。
fān yuán píng hàn wú fāng chǐ, hé yòng líng xiāo bǎi zhàng gāo.
藩垣屏翰无方尺,何用凌霄百丈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咏史下·明帝四首》专题为您介绍咏史下·明帝四首古诗,咏史下·明帝四首陈普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