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 戴表元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
仓皇归印日,慷慨却金时。
规矩诸郎有,襟怀我辈知。
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分类: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戴表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是宋代戴表元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得死何须哭,
偷生正可疑。
仓皇归印日,
慷慨却金时。
规矩诸郎有,
襟怀我辈知。
平生郭有道,
消得蔡公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人在表达对生死的思考,提出了对死亡的疑问和对生存的不确定感。

首先,诗人问道:“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这表明诗人认为,面对死亡,为什么要悲伤哭泣呢?而活着的时候,偷偷地生存下来反而更加值得怀疑。这种对生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索。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仓皇归印的场景,这里的“印”指的是官印。仓皇回归官印的日子,表明了一个人在权力、地位上的得失。然而,诗人却以慷慨的态度面对金钱和权力的时刻。“慷慨却金时”,意味着诗人对金钱和权力的看法与常人不同,他认为这些东西并非最重要。

在下一句中,诗人提到“规矩诸郎有,襟怀我辈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规矩和行为准则的思考。他认为那些拘泥于传统规矩的人或许并不了解真正的胸怀和思想。相比之下,他们这一辈人更加理解人情世故和内心的真实。

最后两句,“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表达了诗人对于郭和蔡两位先贤的评价。郭和蔡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而郭的道德修养使得蔡公的碑文逐渐消失,这表明诗人认为郭的道德品质超越了蔡公,是真正值得尊敬和追随的榜样。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生死、权力和传统观念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独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生死无需过度悲伤,对权力和金钱持有慷慨的态度,对传统规矩有独立的思考,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道德的高尚。这些思想与价值观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显得独特而深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戴表元 拼音读音参考

gù zǒng gàn pān bó kě cóng dà wǎn cí èr shǒu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

de sǐ hé xū kū, tōu shēng zhèng kě yí.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
cāng huáng guī yìn rì, kāng kǎi què jīn shí.
仓皇归印日,慷慨却金时。
guī jǔ zhū láng yǒu, jīn huái wǒ bèi zhī.
规矩诸郎有,襟怀我辈知。
píng shēng guō yǒu dào, xiāo de cài gōng bēi.
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古诗,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戴表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