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崇岳

百丈耳聋,黄檗吐舌。
后代儿孙,半生半灭。
破沙盆,曾漏泄,炎天六月飘霜雪。
分类: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崇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崇岳

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释崇岳的一首诗词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和禅意的场景,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虚幻。

在诗中,作者以百丈耳聋、黄檗吐舌的形象入情入境地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易逝。百丈耳聋象征着听觉的失落,黄檗吐舌则暗示了语言的无用。这两个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常常在世间追求声色犬马,却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在这个虚妄的世界中,后代儿孙的一生是半生半灭的,正如破沙盆一样,曾经漏泄过的,注定无法再收回。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飘落霜雪的冷寒,这种反常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虚幻无常的主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独特的意象,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呈现出禅宗思想的特点。它敦促人们超越世俗的追求,深入内心去体悟生命的真实本质。无论是耳聋还是吐舌,无论是破沙盆还是飘霜雪,都是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世间的虚妄,唤醒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单而深刻的意象,以及对生命的深思熟虑,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思考方式。它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短暂性和世界虚幻性的认识,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在繁华喧嚣的世界中,这首诗词提供了一种禅宗般的冷静和平和,引导人们超越物质欲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译文:
百丈耳聋,黄檗吐舌。
后代儿孙,半生半灭。
破沙盆,曾漏泄,炎天六月飘霜雪。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宗思想的诗词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世间的虚幻。作者以百丈耳聋、黄檗吐舌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在世间追求声色犬马,却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诗中提到的后代儿孙的一生半生半灭,破沙盆曾漏泄,以及炎天六月飘霜雪等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虚幻无常的主题。通过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词呈现出了禅宗思想的特点,引导人们超越物质欲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这首诗词提供了一种冷静和平和的感觉,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提醒了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以及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崇岳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bǎi zhàng ěr lóng, huáng bò tǔ shé.
百丈耳聋,黄檗吐舌。
hòu dài ér sūn, bàn shēng bàn miè.
后代儿孙,半生半灭。
pò shā pén, céng lòu xiè,
破沙盆,曾漏泄,
yán tiān liù yuè piāo shuāng xuě.
炎天六月飘霜雪。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古诗,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释崇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