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寒山比月,从上佛祖,纳尽败阕。
分类:

《偈颂八十七首》释慧开 翻译、赏析和诗意

《偈颂八十七首》是宋代佛教禅宗大师释慧开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灵山、曹溪、寒山等佛教名山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隐喻和比喻,表达了禅宗的深邃哲理和修行境界。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寒山比月,从上佛祖,纳尽败阕。

诗词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体验。灵山和曹溪分别代表着佛教的两个重要修行地点。诗人以话月和指月来隐喻禅宗修行者在不同境界中对月亮的感知和理解。灵山话月意味着在灵山修行的禅师们能够直接与月亮对话,即与真实的事物直接交流。曹溪指月则表达了在曹溪修行的禅师们通过指向月亮来启示修行之道,即通过指向事物的指示来传达深层次的真理。

随后,诗中提到了寒山比月,寒山是另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寒山比月表示禅师们超越了月亮的形象,从佛祖那里领悟到更高层次的智慧和领悟。这里的佛祖指的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和真理,禅宗修行者通过对佛祖的领悟,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净化了心灵。

最后一句诗提到了纳尽败阕,表示通过修行,禅宗修行者能够纳入一切败坏和破碎的事物,将其完全吸收。这种纳尽败阕的境界象征着超越对世间事物的执着和執著,达到了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比喻和隐喻,把禅宗的修行境界和境地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寄托了对禅宗境界的追求和赞美。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和哲理也与佛教禅宗的核心教义相契合,强调了修行者通过超越世俗的境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的目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偈颂八十七首》释慧开 拼音读音参考

jì sòng bā shí qī shǒu
偈颂八十七首

líng shān huà yuè, cáo xī zhǐ yuè.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hán shān bǐ yuè, cóng shàng fó zǔ,
寒山比月,从上佛祖,
nà jǐn bài què.
纳尽败阕。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偈颂八十七首》专题为您介绍偈颂八十七首古诗,偈颂八十七首释慧开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