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鹃》 杨公远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分类:

《闻鹃》杨公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闻鹃》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流离失所的边塞生活的思索。诗中描述了帝王的魂灵哀鸣声,使人难以忍受。这并非怨恨深春,而是因为整个国家已遭受破坏,国家的痛苦成为了春天的背景。

赏析:
这首诗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沦陷和自己流亡边塞的悲伤和思考。诗中的"帝魄声声切"形象地描绘了帝王的魂灵哀鸣声,使人感到悲痛和无奈。"都缘伤国破"表明国家之痛源于战乱,而非季节的变迁。"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则表达了作者作为流亡者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思念。最后两句"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通过花朵映照出的血色,进一步加深了悲凉的氛围,也暗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痛。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自己命运的忧虑和痛苦。同时,诗中蕴含的对春天的思考也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闻鹃》杨公远 拼音读音参考

wén juān
闻鹃

dì pò shēng shēng qiè, jiào nóng tīng bù jīn.
帝魄声声切,教侬听不禁。
dōu yuán shāng guó pò, qǐ shì yuàn chūn shēn.
都缘伤国破,岂是怨春深。
zhěn shàng yōu rén sī, dēng qián nì lǚ xīn.
枕上幽人思,灯前逆旅心。
huā zhī yí hèn xuè, dào chù yìng shān lín.
花枝疑恨血,到处映山林。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闻鹃》专题为您介绍闻鹃古诗,闻鹃杨公远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