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许浑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分类:

作者简介(许浑)

许浑头像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许浑 翻译、赏析和诗意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唐·许浑

谿长山几重,
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
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
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
卧闻初夜钟。

中文译文:
大山连绵起伏,有几重山谷,
十里之内长满了无数棵松树。
秋日时分,来到了红槛前,
傍晚时分,云归碧峰。
松树上新来的鹤停栖着,
湖潭里隐约有降龙的迹象。
我还留在孤舟上过夜,
躺下时可以听到初夜的钟声。

诗意:
这首诗以武陵山为背景,描绘了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在舟次途中的感受。山谷幽深,树木参天,给人以宁静与安详之感。诗人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以及天空中飘过的云归碧峰。松树上栖息着新放的鹤,湖潭中隐藏着潜在的降龙之象。诗人就寝在孤舟上,能够听到初夜钟声,感受着山林的宁静与祥和。

赏析: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自然景观,传达出悠远、宁静的山水意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准确,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描绘松树上的鹤和潭中的降龙,诗中融入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诗人最后留在孤舟上过夜,听着初夜的钟声,让人感受到安详与宁静。整首诗以幽深山谷、参天松树为背景,传达了大自然的宁静祥和,令人心旷神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许浑 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cì wǔ líng jì tiān zhú sēng wú zhòu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xī cháng shān jǐ zhòng, shí lǐ wàn zhū sōng.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qiū rì xià dān kǎn, mù yún guī bì fēng.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shù qī xīn fàng hè, tán yǐn jiù xiáng lóng.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hái zài gū zhōu sù, wò wén chū yè zhōng.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专题为您介绍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古诗,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许浑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