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寺》 薛能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分类:

作者简介(薛能)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凌云寺》薛能 翻译、赏析和诗意

《凌云寺》是唐代薛能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云寺,高耸入云,宛如阁楼与山峰齐高,不知何人修建了那崎岖险峻的石梯。寺庙静谧,仿佛万烟聚集的小村庄,山峦间隐约传来了悠扬的佛号。在斋月里,虔诚的人们前来登山参拜,而夕阳西下时,鸽子也飞回了它们的栖息之地。从这个边陲地区,望去已经是尽头,烽火依然在燃烧,不断闪烁着。

诗词表达了凌云寺的壮丽景色和它所承载的宗教意义。诗人以凌云寺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寺庙的高耸入云、险峻的石梯和静谧的山村景象,展示了这座寺庙的宏伟和庄严。在斋月期间,寺庙更加热闹,信徒们纷纷前来朝拜,体现了诗人对信仰的赞美和对虔诚的人们的景仰。而夕阳下鸽子回巢的描写,则更加突出了这个寺庙作为信仰家园的象征。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边陲地区的烽火,表达了这个地方的边塞气息和悲壮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凌云寺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寺庙的壮丽和庄严。同时,通过对斋月人们和鸽子的描写,表达了对信仰和宗教活动的赞美。最后,以边陲地区的烽火作为结尾,给人以深思和悲壮之感。整首诗词意境高远,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信仰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凌云寺》薛能 拼音读音参考

líng yún sì
凌云寺

xiàng gé yǔ shān qí, hé rén zhì shí tī.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wàn yān shēng jù luò, yī yān lù zhāo tí.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zhāi yuè rén lái shàng, cán yáng gē qù qī.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cóng biān yì yǐ jí, fēng huǒ shì shěn lí.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凌云寺》专题为您介绍凌云寺古诗,凌云寺薛能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