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曹松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
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分类:

作者简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塞上》曹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塞上》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曹松。诗中描绘了塞外边寒的景象,以及回望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
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诗中“边寒”指的是塞外的寒冷;“所阔”表示广阔的地方。诗人描述寒冷的塞外,同时对故乡的思念与盼望,构成了一种对比。

“河凌坚通马”表示河水凝结成冰,坚硬得可以通行马匹。这是冰天雪地中的一种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环境的描述。

“胡云缺见雕”是描述胡笳(古代北方民谣)的声音如同断了线的飞鸟,雕塑般琢磨不定。

“砂中程独泣”形容塞外的沙地中独自哭泣的诗人,表达了思乡之情。

“乡外隐谁招”表达了诗人对乡土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与祈盼。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表示回头看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但乡愁并没有减少。灵州是甘肃省的一个地方,春天时柳条茂盛,生机勃勃,诗人把这一景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塞外的寒冷与自然景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乡土情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之情。这种乡愁在岁月的沧桑中愈发浓烈,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诗词深情婉转,意境优美,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浪漫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塞上》曹松 拼音读音参考

sāi shàng
塞上

biān hán lái suǒ kuò, jīn rì fù míng cháo.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
hé líng jiān tōng mǎ, hú yún quē jiàn diāo.
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shā zhōng chéng dú qì, xiāng wài yǐn shuí zhāo.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
huí shǒu ruò jīng suì, líng zhōu shēng liǔ tiáo.
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塞上》专题为您介绍塞上古诗,塞上曹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