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作者简介(周邦彦)

周邦彦头像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风流子》周邦彦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绿小池塘。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中文译文:
新绿的小池塘。
风帘摇动,碎影舞动在斜阳下。
羡慕那去来于金屋的人,曾经在旧时的巢燕中,土花缠绕,前次经过莓墙。
绣阁的凤帏多么深沉,曾经听过丝簧的音乐。
欲言又止,担心打破美好的约定,未曾歌唱就先沉默,忧愁接近了清酒。

遥知她已经打扮好了,敞开红漆的门户,应该自己去等待在月色下的西厢。
最苦恼的是梦中的灵魂,今晚却不能见到她。
不知何时才能说出来,美好的消息保密着,寄给她秦时的镜子,偷换了韩国的香料。
天地自会安排,片刻之间我们会相见,何妨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新绿的小池塘作为背景,描绘了一段渴望与思念的爱情。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池塘的景象,风帘摇动,碎影舞动在斜阳下,土花缠绕,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后,作者通过描写金屋、巢燕、莓墙等元素,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曾经的甜蜜回忆。

接着,作者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绣阁凤帏深沉,曾听过理丝簧的音乐,这些描写传递出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与爱人共同的回忆的回忆。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爱人的渴望和期待。作者遥知爱人已经打扮好了,敞开红漆的门户,应该自己去等待在月色下的西厢,表达了作者对与爱人相见的期待。最后两句“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呼唤,希望能够与爱人在命运的安排下相见。

整首诗词情感细腻,意思婉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词的优美风格,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离愁别绪和对爱情的无尽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风流子》周邦彦 拼音读音参考

fēng liú zǐ
风流子

xīn lǜ xiǎo chí táng.
新绿小池塘。
fēng lián dòng suì yǐng wǔ xié yáng.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xiàn jīn wū qù lái, jiù shí cháo yàn, tǔ huā liáo rào, qián dù méi qiáng.
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xiù gé fèng wéi shēn jǐ xǔ, céng tīng de lǐ sī huáng.
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
yù shuō yòu xiū, lǜ guāi fāng xìn, wèi gē xiān yàn, chóu jìn qīng shāng.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yáo zhī xīn zhuāng le, kāi zhū hù, yīng zì dài yuè xī xiāng.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zuì kǔ mèng hún, jīn xiāo bú dào yī xíng.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wèn shén shí shuō yǔ, jiā yīn mì hào, jì jiāng qín jìng, tōu huàn hán xiāng.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
tiān biàn jiào rén, shà shí sī jiàn hé fáng.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周邦彦专题为您介绍《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周邦彦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