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蔡伸

萍末风轻入夜凉,飞桥画阁跨方塘。
月移花影上回廊,粲枕随钗云鬓乱。
红绵扑粉玉肌香,起来手看鸳鸯。
分类: 浣溪沙

作者简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浣溪沙》蔡伸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浣溪沙》是宋代蔡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以及夜晚中的一系列景象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萍末风轻入夜凉,
飞桥画阁跨方塘。
月移花影上回廊,
粲枕随钗云鬓乱。
红绵扑粉玉肌香,
起来手看鸳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诗人蔡伸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萍末风轻入夜凉",通过描绘微风拂过水面上漂浮的萍叶,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凉爽。

接下来的两句"飞桥画阁跨方塘,月移花影上回廊",描绘了一座桥梁和画阁跨越着方形的池塘,而夜空中的月亮将花影映在回廊上。这些景象给人以虚幻、朦胧的感觉,进一步加强了夜晚的神秘氛围。

下一句"粲枕随钗云鬓乱",通过精细的描写,表现了一个女子在床上起身,头发散乱,面容娇美。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子的容貌,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媚。

最后两句"红绵扑粉玉肌香,起来手看鸳鸯",描写了女子起床后看到鸳鸯绣品,展现了她的娇羞和温柔。

整首诗以细腻、柔美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夜晚的宁静、神秘和女子的婉约美。蔡伸通过运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技巧,营造出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同时展示了女子的美丽与情感。这首诗词在宋代婉约派的诗词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现了当时文人对闺怨之美的追求和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浣溪沙》蔡伸 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píng mò fēng qīng rù yè liáng, fēi qiáo huà gé kuà fāng táng.
萍末风轻入夜凉,飞桥画阁跨方塘。
yuè yí huā yǐng shàng huí láng, càn zhěn suí chāi yún bìn luàn.
月移花影上回廊,粲枕随钗云鬓乱。
hóng mián pū fěn yù jī xiāng, qǐ lái shǒu kàn yuān yāng.
红绵扑粉玉肌香,起来手看鸳鸯。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浣溪沙》蔡伸专题为您介绍《浣溪沙》蔡伸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