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 其一》 李攀龙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分类:

作者简介(李攀龙)

李攀龙头像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挽王中丞 其一》李攀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挽王中丞 其一》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司马台前列柏高,
风云犹自夹旌旄。
属镂不是君王意,
莫作胥山万里涛。

中文译文:

在司马台前,排列着高大的柏树,
风云仍然夹杂着旌旄声。
属镂并不是君王的意愿,
不要把它比作胥山万里的波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挽诗,以表达对逝去的王中丞的悼念之情。

第一句描述了司马台前排列着高大的柏树,柏树象征着坚贞和长寿,暗示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地位。

第二句通过描绘风云夹杂旌旄的景象,表达了逝者生前的辉煌和权势,旌旄是古代官员的标志,风云暗示了逝者卓越的才华和影响力。

第三句提到“属镂”,这里指的是祭祀逝者时使用的祭器。诗人表达了逝者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成为祭祀的对象,暗示逝者的离去并非早有准备或自愿,这增加了悼念的哀伤感。

最后一句“莫作胥山万里涛”,表达了不要将逝者比作浩渺翻滚的大海。胥山是神话中的山名,常用来比喻巨大的波涛和浩渺的景象,诗人希望不要过分夸大逝者的影响力,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逝者的离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司马台前的柏树、风云和祭祀景象,表达了对逝去的王中丞的哀悼之情,同时提醒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不要过分夸大或美化逝者的形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王中丞 其一》李攀龙 拼音读音参考

wǎn wáng zhōng chéng qí yī
挽王中丞 其一

sī mǎ tái qián liè bǎi gāo, fēng yún yóu zì jiā jīng máo.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
shǔ lòu bú shì jūn wáng yì, mò zuò xū shān wàn lǐ tāo.
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挽王中丞 其一》专题为您介绍挽王中丞 其一古诗,挽王中丞 其一李攀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