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和的诗词(617首)

401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宋·苏辙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402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宋·苏辙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於齐鲁作南风。

403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宋·苏辙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404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一湖桥》 宋·苏辙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
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405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一涂山》 宋·苏辙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406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一白鹭亭》 宋·苏辙

白鹭洲前水,奔腾乱马牛。
亭高疑欲动,船去似无忧。
汹涌山方坏,澄清练不收。
中秋谁在此,明月满城头。

407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宋·苏辙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虞。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後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408 《元老和示小诗自谓非战之罪复作一绝并坐具还》 宋·苏辙

请君却领弥天具,不欲终收陷虎名。
莫道昏沉非战罪,何如不战屈人兵。

409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 宋·苏辙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凤低回久未行。
更种梧桐真可致,高飞性似伯夷清。

410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其一环波亭》 宋·苏辙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迢嶢枕北墙。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凫鷖聚散湖光净,鱼鳖浮沉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411 《奇仲和致中棋诗有玄中一著是吾宗之句》 宋·刘子翚

局上深机未足穷,玄中一著若为通。
五宗惟明不是物,三语孰解将无同。
常恨老怀多愦愦,每逢益友太匆匆。
金篦刮眼宁无赖,况是墙西有德公。

412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宋·王之道

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竹。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413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周道洽平,声动文成。
周王弃善,俗移风变。
哀乐异心,治乱殊音。
心发言從,影响攸同。
政行音类,埙篪靡异。
实教化之所由,故能经乎天而纬乎地。

414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温柔之教,政治之源。
瞽能诵兮可以谏,士不学兮无以言。
盖成衰之所系,故讽谕之攸存。
惟圣心兮垂思,永大庇兮元元。

415 《奉和御製看毛诗诗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 宋·夏竦

生民尊祖,时迈造成。
江汉拨乱,凫鹥持盈。
四诗之道,始于和平。
五际之变,通于晦明。
宣宥密之基命,敭遹骏之休声。
或箴规于阙政,或歎咏于芳馨。

416 《和十一侍郎》 宋·韩维

地传槐大井泉深,昔侍先庭此镇临。
奉使共成三世泽,思亲远沧百年心。
怀金岂足骄颜氏,抱瓮徒劳拙汉阴。
抖擞尘中千万虑,海风高处坐披襟。

417 《和司徒侍中舟中再赋一阕》 宋·强至

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
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418 《和叔以琴诗见贻因成一篇奉答》 宋·强至

制就七弦器,斲残千古桐。
正声希世出,群耳此时聋。
徽暗列星隐,意存流水空。
凭君莫轻抚,留取和薰风。

419 《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 宋·强至

飘洒初惊晓,霏微或舞檐。
势应缘雨作,威未抵霜严。
水面琼销液,山头玉露尖。
偏能仁富室,只解虐穷阎。

420 《笋脯一平驰寄因和云岁诗为一笑春笋未盛尚续》 宋·张栻

权门极珍羞,未办食龙肉。
我家湘楚山,箨龙饫奴仆。
淮南户户有黄虀,公今径归亦不痴。
更包笋脯赠行李,定应笑杀长安儿。

* 关于一和的诗词 描写一和的诗词 带有一和的诗词 包含一和的古诗词(6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