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和的诗词(617首)

421 《和洪舜俞太一宫韵》 宋·吴泳

祠事归来夜向晨,仰瞻天宇肃无尘。
瓶{左扌右刍}金井辘轳晓,钟撼茅山幡影春。
傍水且栽梅半树,扫檐莫使雪横陈。
柏台近日清无酒,赢得吟诗分外新。

422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宋·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423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宋·陈师道

重门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424 《再和寇十一二首》 宋·陈师道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
少日幻心今净尽,多生绮语未全忘。

425 《再和寇十一二首》 宋·陈师道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426 《和寇十一同游城南阻雨还登寺山》 宋·陈师道

雨阻游南步,泥留逐北情。
稍看飞雾断,复作远山横。
野润膏新泽,楼明纳晚晴。
归宜有佳思,纱帽压香英。

427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宋·陈师道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428 《和寇十一雨後登楼》 宋·陈师道

秀岭归云里,华谯夕照中。
登临终不数,吟笑近多同。
麦秀知春力,人和验岁丰。
预为逃暑约,一快楚台风。

429 《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 宋·郑刚中

茅舍柴门书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至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我惭瘦马冲烟雨,不得从容慕老成。

430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宋·郑刚中

莫疑虑,莫疑虑,顺风天帆逆风住。
要寻路,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431 《子礼和道者寮古诗复遣一绝》 宋·郑刚中

苍璧方渐白鹿皮,琼瑶更似木瓜诗。
从来持得吟诗戒,此是愚翁破戒时。

432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 宋·郑刚中

先亲膝下共游人,孤影飘零只我身。
今日再来如隔工,泫然衰泪落江滨。

433 《宣和壬寅十月余游江南二士一日道同月岩方崇》 宋·郑刚中

石漏遥空一片天,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晨见,崖侵常蚀二分偏。
故知伪物谁叨时,终竟天教不十全。

434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却暑回飚入暮林,衰蝉无力尚微吟。
不须更问秋多少,着蕊黄花已可簪。

435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
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436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
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437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438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
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439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
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440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宋·李弥逊

秋净霜空露晓姿,水光山气总供诗。
笔端幻出沧洲趣,赖有骚人慰所思。

* 关于一和的诗词 描写一和的诗词 带有一和的诗词 包含一和的古诗词(6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