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和的诗词(1296首)

221 《题和伯侨吴松雪霁图三首》 宋·罗椅

天上清流云片,人间名胜吴松。
两贤相厄已甚,赖有斜阳半峰。

222 《题和伯侨吴松雪霁图三首》 宋·罗椅

天随漫解理艇,不惯霜后霜前。
幸自竹篙閒著,抛来借与邻船。

223 《和率斋王帘使三首》 宋·刘鉴

试手东风第一杯,士如侯栗与侯梅。
润之春雨根方茂,悴以秋霜花肯开。
昔有两生增鲁重,今闻四皓为刘来。
圣朝礼乐须三代,接武行看上曲台。

224 《和率斋王帘使三首》 宋·刘鉴

试手东风第一杯,南冠久挂市门梅。
贤遣在野时曾闭,道大如天运复开。
江左人传茂弘相,河汾士喜仲淹来。
深衣增重逾貂暖,立到天花雨满台。

225 《和率斋王帘使三首》 宋·刘鉴

试手东风第一杯,一番人物萃欧梅。
曳裙昔惮王门峻,振铎今逢孔席开。
送酒马军江上去,持书驿使陇头来。
斯文未坠重增气,燕饭犹胜愧有台。

226 《和三乡诗》 唐·王祝

女儿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
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227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潺潺有声,闻通三海》 近代·李大钊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228 《和鹅湖三先生韵》 宋·蔡权

朱陆豪雄夙所钦,本仁祖义浑同心。
高明顿足先登岸,邃密为山渐到岑。
易简支离争诮切,禅关俗学互浮沉。
撑眉拿眼来葱岭,公论昭明在古今。

229 《守斋和张倅古岩诗予用韵赋三绝呈守斋》 宋·陈鉴之

天然石屋两三僧,趺坐寒云几上生。
想见瓦炉烟断处,一函经对万松清。

230 《守斋和张倅古岩诗予用韵赋三绝呈守斋》 宋·陈鉴之

贰车林下喜逢僧,眼底千峰逸兴生。
五马未游心已到,吟笺零乱岫云清。

231 《守斋和张倅古岩诗予用韵赋三绝呈守斋》 宋·陈鉴之

澹泊贤侯似衲僧,功深心地枣梨生。
画堂歌舞聊娱客,客退依然禅榻清。

232 《和潘良贵三江亭》 宋·陈晋锡

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

233 《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 宋·陈栖筠

红尘一点不相侵,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午夜无风月涌金。
欲识龚黄报新政,满城争唱使君吟。

234 《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 宋·陈文蔚

云开日脚漏微明,无奈秋风掠面清。
因作西邻闲纵步,不知乘兴有高情。

235 《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 宋·陈文蔚

小斋虽不奉名谭,此理要须见倚参。
料得归怀明月满,不应对影祗成三。

236 《徐子融八月四夜见访值予有出寄诗三绝和韵以》 宋·陈文蔚

夜凉灯火掩柴扉,诗诵城南忆退之。
更把新诗细紬绎,无言谁会点头时。

237 《和夫子三出西郊之作》 明·邓氏

幽人问水更携琴,好傍清池发妙音。
曲径横穿花意密,重台斜拂竹情深。
荒笼媚菊含金笑,疏木寒禽弄玉吟。
欲攀艳日留歌席,纵迫归心恋暮岑。

238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宋·耿南仲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闢场。
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
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
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239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宋·耿南仲

诏合连催发,英髦一日齐。
周瑜醇似酒,崔远爽於梨。
高馆清无梦,寒灯坐赋题。
还同宿山驿,风雨闭重闺。

240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宋·耿南仲

翠幕春云合,场登看舞鸡。
冥搜人不到,惊盼日沉西。
懵学悉精鉴,英材喜巨题。
何人当首先,双觡起蚖泥。

* 关于三和的诗词 描写三和的诗词 带有三和的诗词 包含三和的古诗词(12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