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法的诗词(40首)

1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唐·李益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2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喜而有作三首》 唐·权德舆

专城书素至留台,忽报张纲揽辔回。
共看昨日蝇飞处,并是今朝鹊喜来。
鹤发州民拥使车,人人自说受恩初。
如今天下无冤气,乞为邦君雪谤书。
众人哺啜喜君醒,渭水由来不杂泾。
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

3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 唐·柳宗元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

4 《法驾导引(三之二)》 宋·陈与义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
十八风鬟云半动,飞花和雨著轻绡。
归路碧迢迢。

5 《法驾导引(三之三)》 宋·陈与义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
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秋天写景怀旧思念

6 《法驾导引(三之二)》 宋·陈与义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
十八风鬟云半动,飞花和雨著轻绡。
归路碧迢迢。

写景抒情孤独

7 《法驾导引(三之三)》 宋·陈与义

帘漠漠,帘漠漠,天淡一帘秋。
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
歌罢海西流。

8 《法曲(遍第三)》 宋·曹勋

珠星璧月,昼景夜色相催。
正阳炎序火府,龙珠蕴照,冰海融澌。
洞天春常好,日日琪花,琼蕊芳菲。
绛景无别,惟似琉璃。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爱国壮志

9 《法曲(入破第三)》 宋·曹勋

光铺晓曦。
云影拂霜低。
空阔飞鸿过,两三行、向天际。
晴景乍升,晃疏棂,蜂翅迷。

10 《正月三日同莫干祝法游东西园》 宋·洪咨夔

探得行春第一筹,南梢花事半将休。
断云不碍远山碧,新月自随江水流。
金谷主人真已矣,玉堂老子尚来不。
丁宁留取蒲城酒,更约东风汗漫游。

11 《双林志谦得玄晖笔法作此七十三矣为赋六言两》 宋·洪咨夔

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
树底人家欲晓,隔篱仿佛鸡啼。

12 《双林志谦得玄晖笔法作此七十三矣为赋六言两》 宋·洪咨夔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
历历旧经行处,江村曙色初分。

13 《和侃法师三绝诗 二》 南北朝·庾信

客游经岁月。
羇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鴈。
秋分俱渡河。

14 《和侃法师三绝诗 三》 南北朝·庾信

回首河堤望。
眷眷嗟离绝。
谁言旧国人。
到在他乡别。

15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宋·苏辙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

16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宋·苏辙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17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宋·苏辙

井水中藏东海鱼,侧盆翻雨洗凡夫。
隔山欲共公相见,莫道从来一滴无。

18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宋·苏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19 《八月十三夜与张检法泛武溪》 宋·朱翌

川净波平五板舟,天开地辟一轮秋。
白银国放黄金色,宫锦袍添紫绮裘。
坐久星河挂璎珞,夜深风露走珠旒。
人间意适须乘兴,我是闲人更自由。

20 《次韵顺法师十三间楼避暑》 宋·陈师道

窗暗时时雨,门开处处山。
心苏解衣後,愁破立谈间。
枕簟长相待,功名久不关。
论文非小陆,愧色满颜间。

* 关于三法的诗词 描写三法的诗词 带有三法的诗词 包含三法的古诗词(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