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真的诗词(68首)

1 《太湖诗·上真观》 唐·皮日休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
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
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
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2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唐·陆龟蒙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

3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观却望湖水》 唐·皎然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
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
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4 《黔归忆上真院月窗玉丹二羽士并示其弟子》 明·何大成

踏遍三湖五岭春,归来还剩一闲身。
舍旁亦有无尘地,竹{?纣}松枯换主人。

5 《洞庭题咏十一首·广福上真宫》 宋·王阮

水色碧沧茫,山势青周遭。
壮哉杳渺峰,据此第一高。
萧梁古道场,岁月湮蓬蒿。
有来天师孙,远与朱叶曹。

6 《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唐·沈佺期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7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唐·戴叔伦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8 《寄庐山真上人》 唐·李端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9 《送真上人还兰若》 唐·崔峒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
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
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唐诗三百首写景抒情思乡

10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章仇公,大历中蜀州刺史)》 唐·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11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唐·孟郊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12 《题安乐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刘珍登真之地,有祠)》 唐·先汪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13 《题觉真上人院》 唐·顾非熊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14 《雪夜与真上人宿韩协律宅》 唐·朱庆馀

斜雪微沾砌,空堂夜语清。
逆风听漏短,回烛向楼明。
盥漱随禅伴,讴吟得野情。
此欢那敢忘,世贵丈夫名。

15 《与真上人一二禅师题玢寺主院》 唐·朱庆馀

杖屦相随任处便,不唯空寄上方眠。
归时亦取湖边路,晚映枫林共上船。

16 《早春题真上人院(生天宝初)》 唐·杜牧

清羸已近百年身,古寺风烟又一春。
寰海自成戎马地,唯师曾是太平人。

17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唐·杜牧

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

18 《题童真上人》 唐·贾岛

江上修持积岁年,滩声未拟住潺湲。
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禅。
月峡青城那有滞,天台庐岳岂无缘。
昨宵忽梦游沧海,万里波涛在目前。

19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唐·杜荀鹤

天生仙桧是长材,栽桧希逢此最低。
一自旧山来砌畔,几番凡木与云齐。
迥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

春节闲适

20 《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之会》 唐·皎然

道情寄远岳,放旷临千仞。
香路延绛驺,华泉写金印。
日欹诸天近,雨过三华润。
留客云外心,忘机松中韵。
灵嘉早晚期,为布东山信。

* 关于上真的诗词 描写上真的诗词 带有上真的诗词 包含上真的古诗词(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