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爨的诗词(93首)

1 《浣溪沙(次韵昌甫)》 宋·韩淲

作意如何和好歌。
细翻重看得长哦。
晓梧吹雨露明荷。
老我从他琴下爨,故人元自笛亭柯。
北山烟岫郁嵯峨。

2 《西塞山下作》 唐·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3 《晓饭小姑山下》 明·胡梅

雨岸黄芦霜满船,推篷晓爨鹭鸶前。
小孤山下风初定,江面刚生一寸烟。

4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牓第一人杨监具庆下孤生怆》 宋·陆游

甲午五月之庚寅,渊鱼跃起三江津,震雷霪雨夜达晨,我知决定非凡鳞。
人生富贵不逮亲,万钟五鼎空酸辛。
少年得禄羞常珍,调节滋味躬爨薪。
彻食奉盥授帨巾,此乐岂复论贱贫。

5 《灯下晚餐示子遹》 宋·陆游

家贫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
老翁八十忍饥熟,兀坐空堂日常旰。
今年闰余九月寒,那敢遽议南山炭。
艰难幸复致一餐,餔啜灯前百忧散。
遹子挟册于于来,时与乃翁相论难。
但令歆向竟同归,门前藉湜何忧畔。

6 《下岭》 宋·卫宗武

下岭望前村,参差去路分。
数畴田接垅,一穗爨生云。
古树藏山胁,幽泉潄石龈。
岩居非不隐,士马亦纷纷。

7 《庙下候风呈同行》 宋·孔武仲

楚水千百源,洞庭为壮观。
势居七泽右,地裂荆吴半。
而我泛扁舟,飘然一归雁。
来之岂为益,去赤未足算。

8 《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唐·岑参

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
胜概忽相引,春华今正浓。
山厨竹里爨,野碓藤间舂。
对酒云数片,卷帘花万重。

9 《秋霖曲》 唐·钱起

君不见圣主旰食忧元元,秋风苦雨暗九门。
凤凰池里沸泉腾,苍龙阙下生云根。
阴精离毕太淹度,倦鸟将归不知树。

10 《杂诗》 唐·王季友1

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
持斧事远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
斧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
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思乡边塞生活

11 《题木居士二首》 唐·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12 《哭于鹄》 唐·张籍

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
良玉沉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怀念友情古体

13 《送吴炼师归王屋》 唐·张籍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
独戴熊须冠暂出,唯将鹤尾扇同行。
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

14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15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唐·顾非熊

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
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16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17 《邻相反行》 唐·薛逢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
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
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

18 《柳堤诗》 唐·詹敦仁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19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写茶友人愉悦

20 《寄旧居邻友》 唐·齐己

别后知何趣,搜奇少客同。
几层山影下,万树雪声中。
晚鼎烹茶绿,晨厨爨粟红。
何时携卷出,世代有名公。

宫怨写景

* 关于下爨的诗词 描写下爨的诗词 带有下爨的诗词 包含下爨的古诗词(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