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的诗词(2993首)

741 《和李公择赴历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九梁山洎见》 宋·苏辙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奈著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742 《和李公择赴历道中杂咏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见》 宋·苏辙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从此远游心未阑。

743 《三峰王耿殿丞将移陕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宋·魏野

君移棠树民皆喜,我住东郊却懒夸。
拙性怕逢诗债主,病身愁见酒雠家。
郢词温润如丝雨,蜀纸鲜明似绮霞。
况是已经仙手和,点头空使角冠斜。

744 《三峰王耿殿丞将移陕通理先已同袁刑部以唱》 宋·魏野

蜀出多才信不虚,淹翔犹未佩银符。
民间惠爱应长有,马上歌诗岂暂无。
休话卜邻来草泽,即看得路去蓬壶。
申湖公暇闲游地,贺监何须说鑑湖。

745 《闻王衢王专第因有所感》 宋·魏野

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
闻君俱第,使我转思山。
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
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閒。

746 《次韵和章频第书怀之什》 宋·杨亿

春闱三上败垂成,白雪新吟思转清。
修竹园中曾献赋,慈恩塔未题名。
禹门烧尾他年事,楚客悲秋此日情。
道在不须忧晚达,摶风九万是前程。

747 《次韵和阁长修书毕退朝直寄诸学士之什》 宋·杨亿

名园甲第接康衢,国典新成直初。
庭竹碧鲜吟不足,盘餐方丈食无馀。
炉中九转神仙药,案上百函亲故书。
仍说颜回今饮酒,秋来宁遣宴游疏。

748 《章群第东归》 宋·杨亿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
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
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
九天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749 《欲求天友》 宋·曾巩

欲求天友,试为沧海行。
风来冥冥内,摆触怪浪生。
突兀万里怒,势疑九州倾。
鲸鹏不自保,况此一舟轻。
我徒幸来即,可留石根耕。
日将书上客,共须天地清。

750 《答石秀才月》 宋·曾巩

今宵月色明千里,秋水与天无表里。
树木矫矫蛟龙蟠,屋瓦鳞鳞雪霜洗。
病人毛骨醒,目爱清光不知己。
秋风自作竽籁声,更送城笳夜深起。

751 《垓》 宋·曾巩

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余力尔徒矜。
泫然垓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增。

752 滩二绝句》 宋·张舜民

得寒滩水漫流,山平水远更清幽。
几何舟楫随风去,唯有渔人得自由。

753 《癸亥秋行县夜寓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 宋·黄公度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迳生青苔。
旧山泉石故应好,菟裘不营亦可老。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

754 《霓裳中序第一·银河若木》 宋·刘辰翁

银河若木。
暖涨一川春雾绿。
白凤徘徊清淑。
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

755 《贾魏公雪中湖》 宋·汪元量

冻木号风雪满天,平章犹放湖船。
兽炉金帐羔儿美,不念襄阳已六年。

756 《踏莎行·洛根株》 宋·张孝祥

根株,江南栽种。
天香国色千金重。
花边三阁建康春,风前十里扬州梦。
油壁轻车,青丝短鞚。
看花日日催宾从。
而今何许定王城,一枝且为邻翁送。

757 《月对白菊》 宋·朱翌

诗人月见梅花,著力形容极口夸。
若使月明中见菊,欲将何语为褒嘉。

758 《冬前雪珠夜早闻远山皆白》 宋·朱翌

夜深真可覆短毡,地僻何因致八绵。
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
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759 《华干携茶入园晚坐柔桑》 宋·朱翌

光穿两脚间彤霞,声急城头集暮鸦。
且与凤雏桑坐,共烹龙焙雨前茶。
的中薏嫩莲新采,笋上竿成竹已斜。
读得齐民书熟烂,把锄今作老生涯。

760 《与郭令步至城见田间稻身已可插慨然有感示》 宋·朱翌

端居倦来往,春去谁与娱。
眷眷头升米,悠悠东南都。
薄暮喜穿履,同游又吾徙。
念昔始经此,污邪祝满车。

* 关于下的诗词 描写下的诗词 带有下的诗词 包含下的古诗词(29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