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丝管声的诗词(120首)

101 《柳梢青》 宋·张抡

柳色初匀。
轻寒似水,纤雨如尘。
一阵东风,_纹微皱,碧沼鳞鳞。
仙娥花月精神。
奏凤管、鸾丝斗新。
万岁声中,九霞杯里,长醉芳春。

端午节风俗怀古

102 《兰陵王(春雨)》 宋·高观国

洒虚阁。
幂幂天垂似幕。
春寒峭,吹断万丝,湿影和烟暗帘箔。
清愁晚来觉。

103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宋·吴文英

宴兰溆,促奏丝萦管裂飞繁响。
似汉宫人去,夜深独语,胡沙凄哽。
对雁斜玫柱,琼琼弄月临秋影。
凤吹远,河汉去杳,天风飘冷。

送别勉励爱国

104 《淡黄柳(赠苏氏柳儿)》 宋·张炎

楚腰一捻。
羞翦青丝结。
力未胜春娇怯怯。
暗托莺声细说。
愁蹙眉心斗双叶。
正情切。
柔枝未堪折。
应不解、管离别。
奈如今已入东风睫。
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

105 《渔家傲》 宋·侯置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
旧家心性如今懒。
斗帐宝香凝不散。
黄昏院落莺声晚。
红叶不来音信断。
疏酒盏。
东阳瘦损无人管。

106 《渔家傲》 宋·侯置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
旧家心性如今懒。
斗帐宝香凝不散。
黄昏院落莺声晚。
红叶不来音信断。
疏酒盏。
东阳瘦损无人管。

婉约写景思乡

107 《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 元·王逢

诏立淮南省,符张阃外兵。
风雷朝焕发,牛斗夜精明。
参政材超伟,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树政,禁御旧蜚英。

108 《齐天乐 蓟门寒食》 元·朱唏颜

青烟一夜传宫烛,朝来管弦都试。
宝扇传歌,银瓶索酒,柳下骄骢曾系。
怜红妩翠。
任栲栳量珠,伴春俱醉。

109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 元·王旭

西风万卷堂空,卧听箫鼓谁家宴。
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
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
把清谈当却,弹丝吹管。

110 《金人捧露盘 鸣鹤余音卷一》 元·王志谨

喜乐山村,风月知音,信任岁华交换。
终日掩柴门,处幽轩,闲看古书慵倦。
住坐从容,独行独步,都把声名断。
抱守元阳,情忘境灭,气神和冲,升沉无碍,玉炉炼至宝,欲结清凉,重生温暖。

111 《江上行》 明·张时彻

东风乍雨还乍晴,十里百里闻流莺。
春波渺渺净素练,春山簇簇行画屏。
江上花飞已如霰,泽中蒲柳何青青。
五陵侠客金騕褭,潇湘美人琼玉筝。

112 《郑介道见访》 宋·蔡槃

数株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
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
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白玉圆。
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113 《阳春曲·三月江南春草芳》 明·李奎

三月江南春草芳,水边柳丝百尺长。
流莺乍啭千金堰,紫燕双栖文杏梁。
家家曲里调鹦鹉,处处箫声引凤凰。
凤凰台上花争发,翡翠楼前鸟并翔。

114 《嵇康小舞词》 宋·钱易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
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
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

115 《权府黄叔粲朝双门落成之会有感而作》 宋·郑侠

凤管鸾丝彻太清,双门今日落功成。
一州壮观新楼好,千里欣欢太守名。
已见声华逾彩绚,更期中外倚端平。
祥央瑞雨年年事,海角天涯似此城。

116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
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117 《题谢皋羽传后》 明·刘基

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
贾谊上书期寤主,卞和抱玉无人知。
人生有情不可塞,谢生恸哭非狂痴。
神奔鬼遁天地革,龙鱼猫虎三辰黑。

118 《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黄昏外,衡门紫翠边。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119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辨音菩萨章》 宋·释正觉

妙圆单复绝中边,五五机轮互换难。
弦管调来声律合,梭丝识出锦文观。
身心一一能分应,手眼千千不可谩。
似付盐梅岩叟用,和羹无复见鹹酸。

120 《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 宋·苏颂

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
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
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间冷。
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

* 关于丝管声的诗词 描写丝管声的诗词 带有丝管声的诗词 包含丝管声的古诗词(1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