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端者的诗词(132首)

1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宋·刘克庄

廉使端如秤样平,行台非以刻为明。
未论汉吏摇山力,且听尧民击壤声。

2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宋·刘克庄

隽游回首记端平,朝退联鞍出大明。
紫陌难寻看花伴,丹山聊听喊茶声。

3 《所居苦多鼠近得一猫子畜之虽未能捕而鼠渐知》 宋·郑刚中

嫩白轻斑尚带痴,敛身摇尾未成威。
已知穴内两端者,祗齧馀蔬少退肥。

4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

高中文言文赞颂写人历史故事

5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6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7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唐·白居易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8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 唐·白居易

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9 《两浙寄子栗家书》 明·魏观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10 《咏怀效李白》 明·袁宗道

人各有一适,汝性何独偏。
爱闲亦爱官,讳讥亦讳钱。
一心持两端,一身期万全。
顾此而失彼,忧愁伤肺肝。

11 《中秋约子温兄子山弟小酌一展寿庆两大字赋长》 宋·钱时

前年齐山得寿字,体势端方嵩岳峙。
今年包帚书庆图,更觉龙骧而虎踞。
今我幸为尧舜民,贤者送似生精神。
寿匪自天实由我,庆果何物宁缘人。

12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唐·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13 《贺新郎(代黄端夫·白牡丹,京师妓李师师也·画者曲尽其妙,输棋者赋之)》 宋·刘学箕

午睡莺惊起。
鬓云偏、_松未整,凤钗斜坠。
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
谁共说、厌厌情味。

14 《仲春劝耕有献两岐麦者和丁端叔茶使韵》 宋·袁说友

周原膴膴侔歌颂,我访春郊届羲仲。
市桥曲屈古招提,媚日暄风傍韉鞚。
布宣德意父老喜,醉饱盘餐儿女共。
眼看秀色垄头多,风落轻花枝穗重。

15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此后并江陵士曹时作)》 唐·元稹

昔在凤翔日,十岁即相识。
未有好文章,逢人赏颜色。
可怜何郎面,二十才冠饰。
短发予近梳,罗衫紫蝉翼。

战争豪迈

16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 宋·司马光

至乐存要眇,失易求之难。
昔从周道衰,畴人旷其官。
声律久无师,文字多缺漫。
仁皇闵崩坏,广庭集危冠。

17 《叙怀二首》 唐·张九龄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18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唐·杨巨源

宠位资寂用,回头怜二疏。
超遥比鹤性,皎洁同僧居。
华组澹无累,单床欢有馀。
题诗天风洒,属思红霞舒。

宋词三百首婉约写景

19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20 《坐客有谈狄鱼眼眶之美者感叹而作》 宋·陆游

黄雀头颅羞五鼎,狄鱼眼眶参隽永。
两螫何皋蟹丧躯,一脔可怜牛断领。
霜刀斫脍几许痛,公子方夸醉魂醒。
物生怖死与我均,碪几流丹只俄顷。

* 关于两端者的诗词 描写两端者的诗词 带有两端者的诗词 包含两端者的古诗词(1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