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境的诗词(1304首)

101 《壶中天慢》 宋·张抡

洞天深处赏娇红,轻玉高张云幕。
国艳天香相竞秀,琼苑风光如昨。
露洗妖妍,风传馥郁,云雨巫山约。
春浓如酒,五云台榭楼阁。

宋词三百首咏物荷花身世追求

102 《汉宫春(和辛幼安秋风亭韵,癸亥中秋前二日)》 宋·丘崈

闻说瓢泉,占烟霏空翠,中著精庐。
旁连吹台燕榭,人境清殊。
犹疑未足,称主人、胸次恢疏。
天自与,相攸佳处,除今禹会应无。

103 《诉衷情(莆中酌献白湖灵惠妃三首)》 宋·赵师侠

神功圣德妙难量。
灵应著莆阳。
湄洲自昔仙境,宛在水中央。
孚惠爱,备祈禳。
降嘉祥。
云车风马,__来歆,桂酒椒浆。

104 《水调歌头(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壶,乃酹黄山之神,而歌以侑之)》 宋·汪莘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105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宋·李曾伯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送别勉励

106 《水调歌头(暑中得雨)》 宋·李曾伯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
火流石铄如钅敖,尤更炽于秋。
竟日襟常沾汗,中夕_无停手,几至欲焦头。
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

重阳节思念

107 《沁园春(单景山雪中以学佛自夸,因次韵戏抑之)》 宋·陈著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108 《踏莎行(中秋)》 宋·陈著

豆雨空晴,桂花风静。
碧虚飞上圆明镜。
谁能唤起秃翁吟,祗应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残境。
强拚一醉偷光景。
夜凉渐搅雪霜心,昏眵犹认山河影。

109 《沁园春(单景山雪中以学佛自夸,因次韵戏抑之)》 宋·陈著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110 《踏莎行(中秋)》 宋·陈著

豆雨空晴,桂花风静。
碧虚飞上圆明镜。
谁能唤起秃翁吟,祗应笑得嫦娥醒。
可奈良宵,不堪残境。
强拚一醉偷光景。
夜凉渐搅雪霜心,昏眵犹认山河影。

111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宋·罗愿

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
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
檐外白毫千丈,坐上银河万斛,心境两佳哉。
俯仰共清绝,底处着风雷。

112 《壶中天(为兄风云水月主人寿)》 宋·张绍文

丹台仙伯,记踪迹当年、琼楼金阙。
底事来游人世界,为爱风云水月。
结屋南园,境随人胜,不是溪山别。
今朝初度,碧莲千顷齐发。

113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中秋节月夜写景写水

114 《鲁恭治中牟》 南北朝·范晔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罚。
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赞颂写人

115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宋·苏舜钦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116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宋·韩维

闲窗日射寒松影,枕上风传过雁声。
梦境觉来无一际,不劳唇齿话无生。

117 《资中八首》 宋·范祖禹

风定江澄境象间,水清波影倒云山。
渔舟荡漾清光裹,白鹭惊飞杳霭间。

118 《中阁禅院》 宋·留元崇

初来罗浮山,万变骇林壑。
更作招提游,佳处在中阁。
忽然天地间,一纵千里目。
未论云顶上,此景占仍独。

119 《送梁中砥入道从三茅许松豀》 宋·张绍文

无意觅封侯,来从长史游。
辞章唐韵度,人物晋风流。
花影天坛午,松声月涧秋。
登临尽诗境,分我半山不。

120 《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 元·王逢

诏立淮南省,符张阃外兵。
风雷朝焕发,牛斗夜精明。
参政材超伟,元僚器老成。
武林多树政,禁御旧蜚英。

* 关于中境的诗词 描写中境的诗词 带有中境的诗词 包含中境的古诗词(13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