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色的诗词(1819首)

21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唐·阎朝隐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
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登山望远写景抒怀

22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唐·李適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
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
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
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23 《奉和圣制九日侍宴应制得高字》 唐·李適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
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
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
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24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时字》 唐·苏颋

嘉会宜长日,高筵顺动时。
晓光云外洗,晴色雨馀滋。
降鹤因韶德,吹花入御词。
愿陪阳数节,亿万九秋期。

25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云》 唐·骆宾王

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
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
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
讵知时不遇,空伤流滞情。

26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露》 唐·骆宾王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
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
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27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水》 唐·骆宾王

贝阙寒流彻,玉轮秋浪清。
图云锦色净,写月练花明。
泛曲鹍弦动,随轩凤辖惊。
唯当御沟上,凄断送归情。

28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唐·沈佺期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重阳节抒怀

29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杨廉

万乘临真境,重阳眺远空。
慈云浮雁塔,定水映龙宫。
宝铎含飙响,仙轮带日红。
天文将瑞色,辉焕满寰中。

离别思乡江南怀人

30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唐·李咸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
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
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31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张景源

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
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
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
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

女子

32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山水田园

33 《送史九赴任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察五兄初入台》 唐·刘长卿

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
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
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
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34 《卧病喜田九见寄》 唐·刘长卿

卧来能几日,春事已依然。
不解谢公意,翻令静者便。
庭阴残旧雪,柳色带新年。
寂寞深村里,唯君相访偏。

35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唐·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
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
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
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
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36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唐·刘长卿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37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唐·刘长卿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38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诗三百首重阳节登高写景

39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40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唐·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节友情感叹

* 关于九色的诗词 描写九色的诗词 带有九色的诗词 包含九色的古诗词(18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