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国玺的诗词(29首)

1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2 《谕宝二首》 唐·元稹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
扶桑寒日薄,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讽刺边塞战争组诗

3 《绍兴淳熙两朝内禅颂》 宋·曾丰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
俯视九州,细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迈。
维舜则尧,与尧同高。

4 《献韶阳相国崔公》 唐·许浑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5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唐·李商隐

昔帝回冲眷,维皇恻上仁。
三灵迷赤气,万汇叫苍旻.
刊木方隆禹,陛陑始创殷。
夏台曾圮闭,汜水敢逡巡。

6 传国玺》 金朝·耶律隆绪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7 《即事 其一》 元·王冕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旗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沈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8 《即事(二首)》 元·王冕

滦水城头六月霜,车华门外草皆黄。
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

9 《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圮略尽而规》 宋·陆游

太霄帝君神霄府,一日玺书行海寓。
筑宫奔走谁敢後,万牛挽材山作础。
步虚夜半落云间,玉磬漻漻鸾鹤舞。
帝师丞相领使名,侍晨校籍纷如雨。

10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唐·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11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次韵》 唐·皮日休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兴替忽矣新,山川悄然旧。

12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13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4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5 《山居感旧百韵》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泝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16 《寿林中书》 宋·曾丰

岩岩风采百工师,龙马精神海鹤姿。
宫女犹传洞箫赋,都人今作衮衣诗。
幸逢尧舜癸贤日,正是皋夔相国时。
圣主伫知宣室事,甘棠何止郡人思。

17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18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唐·杜审言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
讴歌移火德,图谶在金天。
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
祯符龙马出,宝箓凤凰传。

宫廷生活茶叶

19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唐·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20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 关于传国玺的诗词 描写传国玺的诗词 带有传国玺的诗词 包含传国玺的古诗词(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