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汤的诗词(194首)

1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 宋·刘克庄

传汤序心倾挹,兹得姚钞手阖开。
朱子所疑非孔传,汉儒之罪甚秦灰。
时清纵未经筵召,岁晚宁无掌故来。
揽辔远臣惭力薄,不能为国论遗材。

2 《贺生孙诗》 宋·王洋

纷绿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
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
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
堂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
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
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3 《过温汤》 唐·李治

温渚停仙跸,丰郊驻晓旌。
路曲回轮影,岩虚传漏声。
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
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春天月亮田园

4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唐·韦嗣立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女子思念

5 《送汤中丞和蕃》 唐·皇甫曾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6 《送汤中丞和蕃》 唐·皇甫曾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7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唐·皎然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8 《柳梢青(汤)》 宋·李处全

余甘齿颊。
酒□半酣,漏声频促。
月下传呼,风前掺别,无因留客。
丁宁玉_磨香,为料理、十分醒著。
后会何时,前欢未尽,明朝重约。

婉约女子感伤思念

9 《柳梢青(汤)》 宋·李处全

余甘齿颊。
酒□半酣,漏声频促。
月下传呼,风前掺别,无因留客。
丁宁玉_磨香,为料理、十分醒著。
后会何时,前欢未尽,明朝重约。

10 《水调歌头(和石_·寿汤守)》 宋·韩淲

玉水灵山地,燕寝亦书功。
邦人耆老,诞弥佳节以词通。
尔岂知吾恺悌,我乃因君谈笑,祝寿酒杯同。
箫鼓少人会,歌舞为谁容。

中秋节赏月赞美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两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12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13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14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15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16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当代·董必武

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
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
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17 《春日述怀寄汤义仍四十韵》 明·邓渼

汉域春阴尽,苍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风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单车即瘴炎。
投荒虚绣斧,览胜引彤幨。

18 《镇东行送汤丞相帅绍兴》 宋·范成大

吴波鳞鳞越山紫,镇东旌旆东风里。
前驱传道相君来,一夜监湖春涨起。
监湖如监涵空明,相君出处如湖清。
十年勋业泰山重,五鼎富贵浮云轻。

19 《题香社寺平痾汤泉》 宋·贺铸

骊山御汤殿,岁久玉莲倾。
谁谓大江北,有泉温且清。
相传白云宝,中閟丹砂英。
澡濯浃肌骨,沈痾亟能平。

20 《寄汤伯纪侍郎二首》 宋·刘克庄

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
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
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 关于传汤的诗词 描写传汤的诗词 带有传汤的诗词 包含传汤的古诗词(1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