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歇的诗词(77首)

1 《中涂小歇》 宋·杨万里

山僮问游何许村,莫问何许但出门。
脚根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
道逢田父遮侬住,说与前头看山去。
寄下君家老瓦盆,他日重游却来取。

2 《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宋·张元干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胡为空门中,生灭亦滋炽。

3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宋·释印肃

轰雷吼雷警昏蒙,雨歇风清似脱空。
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

4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威德自在菩》 宋·释正觉

门开三观莫迟留,得路行行到始休。
鉴像照心无所住,楼钟出碍有来由。
顶中具眼如天主,肘后分符似国侯。
应世度生游幻海,月船风棹驾涛头。

5 《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 宋·苏籀

象骨岩居闽府教,江海两封黄纸召。
孤云自南仍更东,阻觐尧蓂友廊庙。
讲通时论毗昙经,一佛出世只为人。
凝师白传有真契,凿齿弥天必相值。

6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抒情

7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8 《早春》 唐·刘长卿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9 《赠蜀僧闾丘师兄》 唐·杜甫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10 《寻橦歌》 唐·王建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11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唐·于鹄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12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 唐·于鹄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
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
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13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 唐·陈羽

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
落羽耻为关右客,成名空羡里中儿。
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
家住洞庭多钓伴,因来相贺话相思。

14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唐·元稹

昔在京城心,今在吴楚末。
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阔。
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
终天升沉异,满地网罗设。

15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16 《重到渭上旧居》 唐·白居易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17 《村居卧病三首》 唐·白居易

戚戚抱羸病,悠悠度朝暮。
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前日巢中卵,化作雏飞去。
昨日穴中虫,蜕为蝉上树。

18 《寄微之三首》 唐·白居易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19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乐府写人愤懑

20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唐·白居易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 关于住歇的诗词 描写住歇的诗词 带有住歇的诗词 包含住歇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