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屋的诗词(746首)

701 《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 宋·方回

初上吴山北,遂过吴山南。
茂树悉剪剃,余石空巉岩。
向来华屋处,十不存二三。
忽如入壶天,偶得羽人庵。

702 《岁除夜过白土市不宿夜几失道田家地卧四十韵》 宋·方回

腊月廿九日,丁亥之岁除。
朝发句容县,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犹尺余。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阳湖。

703 《次韵仇仁近见赠》 宋·方回

霜削风朘纭絮轻,忍能吊古上颓城。
穷途我辈俱相似,老态今年转可惊。
差喜有儿胜伯道,故知无婢效康成。
紫阳溪上余茅屋,终与沙鸥不负盟。

704 《故相贾秋壑旧府》 宋·黄庚

当年构华屋,权势倾卫霍。
堂宇穷斧斤,天气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水陆致兹壑。
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

705 《书馆》 宋·黄庚

池馆深深锁翠凉,课余多暇日偏长。
屋连湖水琴书涧,窗近花阴笔砚香。
吾道尚存贫亦乐,客身长健老何妨。
十年心事闲搔首,厌听蝉声送夕阳。

706 《陪张巨山谒清献公祠》 宋·李处权

惟昔清献公,二年蜀中归。
归载无长物,一琴而一龟。
龟属烟霞想,琴寓山水思。
婆娑二物间,德容俨怡怡。

707 《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 宋·李处权

莘野隐於耕,傅岩隐於筑。
叔夜隐於锻,君平隐於卜。
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
夫君无所事,扫迹隐於谷。

708 《翁士特借韵见及复答之》 宋·李处权

许国以身身反辱,十日呼天鬓凋绿。
蛮貊直倚忠信行,我心不疑顾何卜。
生喜柴愚恶鮀佞,封侯岂谓能钩曲。
可怜论交道大丧,云雨纷纷手翻覆。

709 《陪德久出郊》 宋·李处权

北客南征岁欲阴,经行始满爱山心。
霜溪见石如清洛,烟树参云似故林。
昨日喜传黄屋信,余生怕听白头吟。
公归问讯庵中老,只履西来意浅深。

710 《北禅》 宋·李处权

老屋不知春,余花纷委雪。
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
我久执情见,终日在谈说。
一笑示全机,春云满城关。

711 《题朱老壁》 宋·李复

居无百亩田,廪有三年粟。
舍北几株桑,晚蚕食亦足。
近水理蔬畦,面山结茅屋。
夏风苇簟凉,冬烟土床燠。

712 《冬日》 宋·李复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愁寒余月阴,云重欲压屋。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713 《种菜》 宋·李复

同墙茅屋来,有地十亩余。
蒿蓬杂毒草,壅闇恶木俱。
岁久人迹绝,乱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顾步良踌躇。

714 《过澶州感事》 宋·李复

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
澶州两城战格尽,七十余年废不修。
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
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

715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716 《挽姚景春》 宋·牟巘五

昔在仙都世,人称善士门。
丘山叹华屋,风雨长孤根。
鹤瘦空余影,鸿冥更断魂。
植斋书万卷,喜有外孙存。

717 《岁寒落成》 宋·钱时

万间金屋苦嫌少,六尺茅亭宽有余。
意惬即为真受用,世间荣谢不关渠。

718 《登蜀阜二首》 宋·钱时

宝货秋毫归润屋,锥力左计属痴儿。
独余风月无人管,合著山亭顿放伊。

719 《雀》 宋·丘葵

雀在在屋上,雀在在屋下。
边啾各有声,食息同晨夜。
所以异者何,仁义非外假。
云胡不自养。
乃至为物化。
嗟余虽老倦,亦少知取舍。
凛然保厥衷,贵富直土苴。

720 《次韵朱国器秋夜之什》 宋·释绍嵩

二水奔奔鸣屋除,山川澄净九秋余。
故人相见自青眼,病叟中间已白须。
风射破窗灯易灭,鹤归乔木月难呼。
政须送与王摩诘,画我凭栏觅句图。

* 关于余屋的诗词 描写余屋的诗词 带有余屋的诗词 包含余屋的古诗词(7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