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前的诗词(765首)

581 《礼殿圣贤图》 宋·李石

成都名画窟,所至妙宫墙。
风流五代余,轨躅参隋唐。
其间礼殿晋画为鼻祖,未数后来鸿雁行。
画者果谁欤,或云名收人姓张。

582 《卫公堂二首》 宋·曾协

寥寥相望两邦君,冰雪襟怀锦绣文。
身见共夸新令尹,名高犹榜故将军。
神交顿觉千年近,心远初无一间分。
只有玄谈探佛海,坐倾端复掩前闻。

583 《饮沈氏园得僻字》 宋·曾协

会心足胜侣,暇日访春色。
慵寻剡溪榜,厌曳永嘉屐。
名园可徘徊,胜概在咫尺。
峰峦起平地,村落堕城壁。

584 《过弥牟有携鱼过者买而放之因志以诗》 宋·李流谦

行役道荒戍,马行何徐徐。
市人捉筠篮,偃然数尾鱼。
始疑失清波,残息惫不苏。
俄掉尾与鬐,示之尚可图。

585 《閒吟》 宋·姜特立

富贵悬诸天,祸福人所召。
但於平处行,福轻福亦少。
贪夫只竞前,而不顾其后。
忽焉一失脚,千佛不可球。

586 《游鼓山喝水岩》 宋·姜特立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
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

587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宋·楼钥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588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众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 宋·楼钥

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
人道是,我却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没。

589 《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宋·楼钥

书家千载称兰亭,兰亭真迹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贞观临写镌瑶琼。
黄閍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砖坚於石。
大令亲书保母铭,况是当时晋人刻。

590 《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 宋·楼钥

危楼杰立潭府雄,仰望惊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东。
扶栏三级横复纵,八窗交映光玲珑。
更上一层迥不同,历览万象俱空濛。

591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宋·廖行之

君访西郊古佛家,还因烧佛问丹霞。
可能同住依弥勒,应是前身悟木叉。
林杪危亭供宴坐,门前翠袖俨排衙。
纷纷廛市何时了,静看优昙浩劫花。

592 《王簿不惮暑途亲扣石金祈雨盖有志乎民者也以》 宋·虞俦

饥馑忧渠欲扆臻,大田不雨已生尘。
何人有力能鞭石,老令无能漫积薪。
诸佛未尝违众愿,上苍宁不悯斯民。
诚烦仇览登山履,为扣岩前彼上人。

593 《出北门记所见二首》 宋·赵蕃

浮云冒山顶,横碧门与直。
所嗟篮舆驶,令我头屡侧。
前瞻亦何有,浮图梯七级。
仿佛记遗基,当年居皖伯。

594 《初五日呈潘提举时祷雨应而未洽》 宋·赵蕃

潦退旱随至,吏忧民足伤。
陂塘待天雨,饘粥仰官仓。
事势胡能久,收成亟所望。
关心厪汉节,用意格穹苍。

595 《咏智门佛殿前凌霄花与斯远同作》 宋·赵蕃

桂栽初得地,藤附亦凌霄。
层叶圆如葆,高花艳若烧。
故能开续续,殊愈落飘飘。
有木方思种,从僧会乞苗。

596 《重九才四日尔风雨如此病卧殊亡聊小儿辈取酒》 宋·赵蕃

久不观陶诗,仿佛如前生。
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我。
我方卧病中,斋居忘昏明。
不知檐雨落,但觉奔涛声。

597 《三月审知以余行有日置酒于智门寺后竹间小亭》 宋·赵蕃

林下有高兴,眼前无此流。
并溪村迳入,背佛野亭投。
绿竹依人好,红蕖取意秋。
病多宽酒债,别近耿离忧。

598 《潘文度》 宋·叶适

秦声鸣呜何处村,楚些行欹愁断魂。
光风自汎灵划碧,朗月岂受顽云吞。
坐具平铺佛叉手,空劫以前人总有。
一文全舍绝乘除,得福便过昆仑渠。

599 《林处士挽词》 宋·叶适

尚平接马弟,仿佛记前身。
海阔元随浪,山高别领春。
难招古渡外,空老夕阳滨。
顺怕无生灭,君应了正因。

600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间出神仙。
眉心红日大如钱,脑宫诵经声泠然。
瞿昙黄老去我久,可使举世终无传。
天亦若忌我,我自梦裹知其天。

* 关于佛前的诗词 描写佛前的诗词 带有佛前的诗词 包含佛前的古诗词(7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