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界的诗词(252首)

21 《登大明寺塔》 宋·宋庠

故岁摇落时,凭高望扬越。
流光不我与,复此值凋节。
孤塔踞层冈,仙盘湧漻泬。
病足攀危梯,寸晷或三歇。

22 《中秋禁林对月》 宋·宋庠

素籥中分夜,祥蓂对满辰。
千门迎皓彩,一气洗空轮。
净失金釭影,寒生露掌津。
仙京全是玉,佛界即成银。

23 《用郑浮梁韵简圜师二首》 宋·裘万顷

杖屦山蹊窄,钟鱼佛界深。
寒梅残屋角,春蔼老墙阴。
一水元无恙,扁舟尚可寻。
烦师掬清溜,为我洗尘心。

24 《登普济寺慈氏阁》 宋·邓深

柔远楼中俯市嚣,万家蚁聚汩尘劳。
此中更觉楼低小,佛界由来著眼高。

25 《和育王十二题·重台莲》 宋·李覯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
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26 《禅人写师真请赞》 宋·释慧远

不参鼻祖禅,不使冬瓜印。
倒拈定命索,单提不犯令。
天堂地岳莫能收,佛界魔宫任意游。
因寻清水闸,误入赤城州。

27 《雁山纪游七首·灵峰寺》 宋·薛嵎

神功开地秘,怪石尽为峰。
佛界虚空造,龙居十二重。
睛瞳随境役,蟾兔及秋逢。
却忆谢灵运,岭头迷去踪。

28 《天童寺》 宋·薛嵎

佛界似仙居,偻台出翠微。
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
草树有真意,禽鱼尽自机。
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29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唐·苏颋

重岩载看美,分塔起层标。
蜀守经涂处,巴人作礼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尘销。
卧石铺苍藓,行塍覆绿条。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

30 《沁园春(单景山雪中以学佛自夸,因次韵戏抑之)》 宋·陈著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31 《沁园春(单景山雪中以学佛自夸,因次韵戏抑之)》 宋·陈著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32 《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 宋·可旻

佛赞西方经现在。
广长舌相三千界。
为要众生生信解。
临终迈。
不修净业犹何待。
七宝池塘波一派。
莲华朵朵车轮大。
华内托生真自在。
分三辈。
阿鞞跋致长无退。

33 《伯时番王礼佛图卷》 宋·李简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
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34 《石佛寺》 宋·释南越

松竹行才尽,香城绝世尘。
倚岩开半殿,凿石见全身。
钟鼓中天晓,烟花上界春。
出门重稽首,愿值下生辰。

35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宋·释遵式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6 《佛教光寺》 宋·王陶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要。

37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宋·苏轼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
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

38 《思佛亭晓望》 宋·范成大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
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
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39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 宋·晁补之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40 《登大峨绝顶睹圆相佛光成长句二十韵》 宋·王之望

峨眉峻极西南著,万影庄严诸佛住。
高标天柱八宏张,雄镇坤维百灵赴。
我来雨霁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冻僧人岩,远俗来游客填路,

* 关于佛界的诗词 描写佛界的诗词 带有佛界的诗词 包含佛界的古诗词(2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