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退的诗词(77首)

1 《祭退之》 唐·张籍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
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
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2 《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 宋·可旻

佛赞西方经现在。
广长舌相三千界。
为要众生生信解。
临终迈。
不修净业犹何待。
七宝池塘波一派。
莲华朵朵车轮大。
华内托生真自在。
分三辈。
阿鞞跋致长无退。

3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客退赋此》 宋·郑刚中

杜门管得酒瓶乾,馀事谁能著眼看。
仿佛残香幽梦断,冥濛细雨落花寒。
林梢寺隐孤钟晚,水外人喧社饮欢。
万里一身聊尔尔,此生惟觉上恩宽。

4 《暑退》 宋·姜特立

归臣林间十二春,心安日日是良辰。
家居佛界清凉国,人住仙宫自在身。
无事入山寻阮客,有时击壤助尧民。
虽无高行追先隐,毕究田园乐亦真。

5 《尧章金铜佛塔歌》 宋·周文璞

白石招我入书斋,使我速礼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钱王禁中物。
上作如来捨身相,饥鹰饿虎纷相向。
拈起灵山受记时,龙天帝释应惆怅。

6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7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唐·刘长卿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8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唐·高适

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9 《戏赠无本》 唐·孟郊

长安秋声干,木叶相号悲。
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
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山居景物

10 《端居》 唐·吴融

片雨过前汀,端居枕簟清。
病魔随暑退,诗思傍凉生。
别燕殷勤语,残蝉仿佛鸣。
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11 《野庵曲》 宋·沈瀛

野叟最昏迷。
叹世间、光阴奔走如驰。
逢这闲时。
忽寻忖、一生里事都非。

12 《念奴娇(三和)》 宋·刘克庄

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郭郎长袖。
小小草庵无宝贝,何必神呵鬼守。
黄奶篝灯,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退之二妾。
客来问字,此翁高卧摇首。

春天忆往相思

13 《渔家傲》 宋·可旻

枝边。
佛赞西方经现在。
广长舌相三千界。
为要众生生信解。
临终迈。
不修净业犹何待。
七宝池塘波一派。
莲华朵朵车轮大。
华内托生真自在。
分三辈。
阿鞞跋致长无退。

14 《满江红(四月初六)》 宋·梅坡

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

15 《凌虚台记》 宋·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
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古文观止叙事抒怀

1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7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18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9 《满庭芳·昔年名利》 元·马钰

昔年名利,役碎顽心。
气财酒色深沈。
方寸之间,荆棘仿佛成林。
因遇风仙省悟,觉从前、罪业弥深。

20 《借榻竹庵》 唐·陈翊

短筇穿秋云,杳蔼杂雨意。
林梢响脱叶,虹影挟夕霁。
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
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蝟。

* 关于佛退的诗词 描写佛退的诗词 带有佛退的诗词 包含佛退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