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偃简的诗词(59首)

41 《秋夜》 宋·陆游

秋色满江干,江枫已半丹。
身闲诗简淡,道胜梦轻安。
偃蹇怜腰折,清臞鄙面团。
何妨杵衣夜,又见岁将残。

42 《春晚怀故山》 宋·陆游

吾庐烟树间,正占湖一曲。
远山何所似,发鬌千髻绿。
近山何所以,连娟两眉蹙。
涧蟠偃盖松,路暗围尺竹。

43 《短歌示诸稚》 宋·陆游

流年去不还,老状来无那。
虽甚颜原贫,尚胜夷齐饿。
再归又六年,疲马欣解驮,姑幸箠辔空,敢复希豆莝?好山嬾出游,败屋得偃卧。
饥能储粟盎,病亦有药裹。

44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宋·黄庭坚

宫槐弄黄黄,莲叶绿婉婉。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夏晚。
驾言都城南,以望征车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45 《和君倚藤床十二韵》 宋·司马光

嗟予仕京府,谋禄非谋身。
岂徒劳百骸,消铄侵天真。
所畏旷官诛,敢辞从事勤。
朝讯狱中囚,暮省案前文。

46 《次韵邵子文书梦》 宋·晁说之

先生有道无守田,长歌击壤醉伊川。
今式玄冢高嵩峦,嗣子诗礼老益端。
少从父友学其难,一书百读口角涎。
父友寸步简策边,声名九州四海宽。

47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宋·苏辙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虞。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後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48 《石鼓》 宋·苏辙

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虡。
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
置身无用有用间,自讬周宣谁敢侮。
宣王没后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

49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韵》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时生柱石贤。
余光承祖祢,秀气禀山川。
应物心如水,临机直似弦。
孔书穷竹简,羲易玩韦编。

50 《送胡汝明待制赴镇桂林》 宋·葛立方

今代人中杰,摅忠久赞襄。
摛文挥镂管,积学俪青箱。
体道经为笥,临机智作囊。
威名知草木,义勇震戎羌。

51 《送催网弟及苏支使甥》 宋·韩维

养痾属南夏,日夕偃茅衡。
足音良可喜,况我弟与甥。
清风敞间馆,竹树蔼前楹。
一展亲爱欢,觞斝屡云倾。

52 《同子华兄象之宿资福院》 宋·韩维

风尘暗西郊,野寺欣税鞅。
虚堂清气肃,偃仰百骸放。
至道本自简,欲语不可强。
夜深松桧寂,明月皎相向。

53 《后圃偶成》 宋·韩维

气昏聊止酒,讼简时闭阁。
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
厌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
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

54 《投连泉州显学五十韵》 宋·曹勋

某也多奇蹇,艰艰已十年。
素风惟汗简,生计只韦编。
先业虽殊轨,时流幸比肩,固穷心尚壮,鼓勇气地无前。

55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宋·曾协

汉朝法从让严徐,却数群公总不如。
千载流芳传竹简,一言偃革见囊书。
由来东海传高阁,复见甘泉载后车。
富贵功名两相似,昆丘元自产璠玙。

56 《暮春过溪上旋即返棹早秋成四韵奉寄》 元·邵亨贞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
一自春风来折简,几番夜月独登楼。
尘踪偃蹇长怀旧,蓬鬓萧疏又见秋。
为报故人安好在,身闲不负远公游。

57 《哭从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孙。
白首涉患难,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飞奔。
长眉具寿相,修髯当风掀。

58 《赠笔工冯应科》 宋·方回

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
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
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

59 《题通州通判陈日华二友斋》 宋·曾丰

吾初丞小邑,誓与松竹为胶漆。
今公丞大藩,誓与松竹为金兰。
维松若竹有何德,和公玉立成三益。
矫矫摩云性天高,亭亭傲雪心地直。

* 关于偃简的诗词 描写偃简的诗词 带有偃简的诗词 包含偃简的古诗词(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