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其中者的诗词(17首)

1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宋·林逋

江南秋兔老毫疏,数字钟王尚贾馀。
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

2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宋·林逋

神锋虽缺力终存,架琢珊瑚欠策勋。
日暮闲窗何所似,灞陵憔悴故将军。

3 《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 宋·苏辙

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愍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4 《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 宋·文同

奇礓巑岏倚秋江,俗眼过几多所忽。
风霜锻链愈坚重,怒浪喷激不可没。
富春山人好尚古,见此便以作吾物。
镌鑱牵挽置庭下,犀角鲸牙蛟蜃骨。

5 《蔡实甫能酒而道中无可口者见其吻噪成长篇戏》 宋·王迈

吾祖方平至君家,丝麟谈笑酌流霞。
麻姑约时在是坐,痒处思得姑爪爬。
我今与君岂其裔,弹指又经千百岁。
文采风流今尚存,仙风道骨知谁继。

6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五大字》 宋·梅尧臣

庭中两大树,池上千竿竹。
竹有红泪班,树无众鸟宿。
昔日白傅归,爱吟裴令续。
间流水西园,翻然入他族。

7 《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 宋·晁补之

稽天巨浸洗南荒,尚有千峰骨立强。
民未降丘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8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四石楼》 宋·梅尧臣

山腰古石楼,杳蔼石梯上。
低窥岩际树,对见龛中像。
檐中嵩云飞,槛逼伊湍响。
同游已零落,岁月成俯仰。

9 《宝鼎现(筠翁李似之作此词见招因赋其事,使歌之者想像风味如到山中也)》 宋·张元干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孤独思乡春节

10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一伊川》 宋·梅尧臣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
东渡马将登,西堤人已立。
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
谁见捕鱼郎,寒蓑雨中湿。

11 《夜卧舟中闻有唱山歌者倚其声作二首》 宋·王道父

生来不识大门边,一片丹心石样坚。
闻道阿郎难得妇,无媒争得到郎前。

12 《夜卧舟中闻有唱山歌者倚其声作二首》 宋·王道父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着一生贫。
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13 《刘会卿病中典衣买歌者因持絮酒就其丧所试之》 明·张献翼

昨日经过欢燕时,满堂歌舞金屈卮。
日日日斜舞长袖,夜夜夜深歌接?。
今日欢情犹未足,炙鸡絮酒还来续。
何戡虽善歌,唐衢亦善哭。

14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宋·梅尧臣

顋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海。

15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 宋·梅尧臣

上阳宫树影,不随寒波流。
天津桥下石,激响无时休。
至清自照物,遇险岂能柔。
东过白马去,凡经几千秋。

16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三潜溪》 宋·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修竹隐深寺。
颇逢老僧谈,能亿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
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17 《观池中鸂鶒逐其自外来者》 宋·方岳

久住成家不见猜,傍船水暖逐毰毸。
岸沙能占春多少,长恐诸侯客子来。

* 关于其中者的诗词 描写其中者的诗词 带有其中者的诗词 包含其中者的古诗词(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