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净地的诗词(593首)

481 《次韵徐宰雪句》 宋·方岳

雪花飞尽江头芦,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与留须臾。
传观玉帝整严卫,杂沓环佩纷前驱。
梦随姑射扣瑶陛,身入阊阖排银铺。

482 《次岁雪后作》 宋·卫宗武

伊耆令将行,玄冥车载辖。
玉律岁肇新,一白至再白。
三冬望上瑞,犹喜在穷腊。
霅然冲气布,潜可弭凶札。

483 《赠定轩游季升》 宋·姚勉

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
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
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
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

484 《溪堂春日即事》 宋·蒲寿宬

抵是此溪山,须将旧眼看。
鸥飞绿不染,鸟没翠如攒。
雨过岩峦净,潮来天地宽。
莫浮茅屋去,犬吠拍栏干。

485 《题赵氏晓山》 宋·黎廷瑞

旦气炯清明,曙色淡空净。
悠然见青山,尽见天地性。

486 《雪后》 宋·董嗣杲

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
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
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
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

487 《江城忆游庐山逢隐者》 宋·董嗣杲

饭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
支藜强窥园,试此双不借。
逐胜思秋初,曾命庐山驾。
飞瀑醒心眼,流派从空下。

488 《庐山道中》 宋·董嗣杲

叠叠苍峦别是天,往来即是地行仙。
拨云峰底落红雨,冷翠谷中浮紫烟。
树色净依山色古,樵声清共瀑声传。
远公不作渊明醉,结社徒然怀白莲。

489 《壬戌闰重九客中写梦》 宋·董嗣杲

今日闰月九,重新做重阳。
东篱賸有花,金黄熨晚香。
大江东下处,其地为柴桑。
靖节馀真祠,祠下荆棘荒。

490 《舟中对月》 宋·董嗣杲

过峡水不清,浑浊甚他处。
今朝喜得晴,看月莫犹豫。
尽力掀篷开,净着两眼觑。
月色更婀娜,炯然洗积虑。

491 《客滞》 宋·董嗣杲

粹容成槁木,浮迹类流萍。
天地春明净,江山晚晦冥。
花芒环野茜,柳桁接檐青。
淹滞知何事,思归梦短亭。

492 《重游清虚庵》 宋·董嗣杲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黄冠苦相佞,往往多过誉。

493 《蓦山溪·一灵真性》 元·王哲

一灵真性,二物包囊定。
三寸主人翁,四方游、各来邀请。
五情六*,七穷总相连,八山耸,九宫深,十地如何证。
十分修练,九转通贤圣。

494 《望蓬莱·修练者》 元·王哲

修练者,四事倒颠论。
地水火风应化去,色声香味怎生存。
方是显良因。
全得得,窈默与冥昏。
慧性来回清净路,真灵出入妙玄门。
空外九光

495 《泌园春》 元·王哲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
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
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
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

496 《西江月·莫讶马风厮*》 元·马钰

莫讶马风厮*。
人情且要和同。
至於行步敢从容。
踏地仍怀恐痛。
无作无为妙用。
常清常净真功。
住行坐卧逐王风。
岂敢心猿内动。

497 《渔家傲·叮嘱庖人常作善》 元·马钰

叮嘱庖人常作善。
殷勤供养人休倦。
莫把煎汤倾地面。
摊凉冷。
恐伤虫蚁行方便。
日用柴薪并米面。
无抛无撒无奢俭。
内外净清忘俗念。
真堪羡。
将来决得居仙院。

498 《凤栖梧》 元·马钰

物外逍遥修九九。
慕乐清贫,寂净无中有。
不谒侯门常内守。
脱离天地人三彀。
子午门封真卯酉。
白虎青龙,对凤频哮吼。
佛面婴儿披锦绶。

499 《满庭芳 鸣鹤馀音卷之三》 元·马钰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
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
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
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

500 《望蓬莱 继重阳韵》 元·马钰

通真九,通真九,个内下功裁。
便使龙蛇腾地去,却教云鹤下天来。
晨看暮潮回。
白莲绽,白莲绽,自有碧莲开。
清净门中通出入,无为路上免抟猜。
定是到蓬莱。

* 关于净地的诗词 描写净地的诗词 带有净地的诗词 包含净地的古诗词(5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