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净地的诗词(593首)

41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 宋·王珪

九衢车马嚣嚣地,偶过禅房得暂间。
畏景未移天正午,凉风已到殿中间。
瓜余玉箸鹢烦肺,冰满银壶照病颜。
向晚斗城趋禁直,怳疑身不在尘寰。

42 《约徐吕二友访净慈老二首》 宋·陈造

魏紫千葩压曲栏,问君何似檐头看。
城西更有芳菲地,旧约重寻莫作难。

43 《癸丑劝耕净居》 宋·陈造

十五里近车不驱,净居之役良舒徐。
愁霖鼓寒妒春事,倏喜淡日行云衢。
涉患知乐闻自古,积忙得闲聊慰予。
崇堂修庑般礴久。

44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宋·李弥逊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45 《已亥季秋至净居思大智者场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宋·李弥逊

雨华随步到天关,远目才分缭绕山。
风马不驰前景断,更於何地觅无远。

46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宋·徐照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
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
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
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47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绝境亭》 宋·徐照

高顶宜登高,吾州见地形。
水通蛮国远,山出海门青。
藓径僧行迹,风枝鹤退翎。
公能同众乐,私帑建官亭。

48 《次韵净照》 宋·方岳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49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 宋·卫宗武

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碧玉嶙刚烟雾堆,凿开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

50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宋·陈著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51 《甲戌武康大水净林寺山门殿屋悉皆倒敝》 宋·董嗣杲

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
净林古梵屋,木佛岂得御。

52 《西江月·我欲只言清净》 元·马钰

我欲只言清净,恐人入道徘徊。
阐扬龙虎去还来。
初地多便奇怪。
我倦论持婴姹,恐人别意胡猜。
谁知男子产婴孩。
回首自然悟解。

53 《金莲出玉花 赠清净庵主刘公》 元·马钰

彭城庵主。
喜舍花园庵舍做。
设此良缘。
种下将来福禄田。
全家修善。
正是修行真地面。
更好清心。
神气冲和上宝岑。

54 《净巾石》 宋·陈岩

炯炯豁开明镜台,是中无处著尘埃。
平生心地常如此,何暇频频拂拭来。

55 《题净居院》 宋·李覯

寺门幽独停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
司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
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闲多俗不争。
唯有行吟憔悴客,这回须去濯长缨。

56 《起净慈方丈》 宋·释如净

方方一丈牯牛栏,佛祖驱来要透关。
聊借眉毛相架搆,遮天盖地黑漫漫。

57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游仙之地三首·》 宋·曾丰

净蜕凡身一羽轻,安排两脚踏长鲸。
忽逢一阵风吹送,直溯紫虚凌太清。

58 《相和歌辞·估客乐》 唐·元稹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乐府妇女思念

59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唐·贯休

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
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
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

初中古诗边塞战争励志

60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唐·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 关于净地的诗词 描写净地的诗词 带有净地的诗词 包含净地的古诗词(5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