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凯易的诗词(17首)

1 《兵行褒斜谷作》 唐·武元衡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
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
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
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

2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3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4 《咏怀八十二首》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抒情

5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宋·叶梦得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
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
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6 《满江红(送魏鹤山都督)》 宋·吴泳

白鹤山人,被推作、诸军都督。
对朔雪边云,上马龙光酉农郁。
戊已营西连太白,甲丁旗尾扪箕宿。
倚梅花、听得凯歌声,横吹曲。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景抒情思念

7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古文观止史论传记序文

8 《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高中文言文史论序文

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0 《庚申喜闻》 宋·彭秋宇

万方叹喜醉春风,数路飞书奏凯同。
天拟诸公扶社稷,人言多难识英雄。
周邦虽小名犹正,楚国方强力易穷。
从此东南基岱岳,好磨崖石颂成功。

11 《送赵南仲出视江淮》 宋·郭庭芝

剑戟翩翩铁骑攒,前军飞渡润州湾。
烽连淮陆胡尘远,月照金山汉壘寒。
虎旅亦知平□易,龙庭不数靖边难。
来威胁允歌方叔,愿附诗人唱凯还。

12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13 《挽吴都督四十韵》 明·史鉴

文皇临御日,震怒灭残胡。
下诏求名将,惟君冠武夫。
扬旗频扈从,略地效驰驱。
左广兼追蓐,前茅特虑无。

14 《次缪仲右韵二首》 宋·洪咨夔

窗暖杨花扑,庭空燕子过。
年侵欢易减。
春恼病宜多。
揽涕论兵事,扶头读凯歌。
日来能饮未,正好醉亡何。

15 《饯紫微高侍郎朝天》 宋·岳珂

紫微星郎天上客,身是南宫小宗伯。
斗杓夜转天门开,平地一声惊霹雳。
已将椽笔提斯文,更决河汉排风云。
银潢直下洗戈甲,坐看九陌狂流奔。

16 《呈吴门王治中元俞都中参政伯大孙先人同榜》 宋·方回

君家两参预,汉代韦平民。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乃祖忠文公,补天扶国是。
乃父敬愍侯,浮海将使指。

17 《送医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轩农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虚与实疗民饥,心塞与开植民彝。
保民性命专厥司,握生杀权名曰医。
万事万物有偶奇,一阴一阳之所为。

* 关于凯易的诗词 描写凯易的诗词 带有凯易的诗词 包含凯易的古诗词(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