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剑化的诗词(397首)

1 《宝剑吟》 宋·陆游

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
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
取酒起酹剑:至宝当潜形,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
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

2 《剑客行》 宋·周文璞

燕云逆胡着柘黄,仁人烈士集太行。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安得山人一双剑,走入云中看不见。
人间夜半风雨时,逆胡首奏延和殿。

3 剑化为龙》 唐·张聿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4 《宝剑化》 宋·黎廷瑞

我有二奇物,太阿与龙泉。
床头雷吼匣,屋角虹贯天。
刺虎如切瓠,斩蛟犹截弦。
神光未获试,所遇乃不然。

5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唐·韩愈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讽刺

6 《重寄(一作重寄元九)》 唐·白居易

萧散弓惊雁,分飞剑化龙。
悠悠天地内,不死会相逢。

7 《延平天庆观》 唐·王初

剑化江边绿构新,层台不染玉梯尘。
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
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
盟经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8 《咏史诗·延平津》 唐·胡曾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

9 《附:检悼亡姬诗》 唐·韦检

剑化龙归碧落,嫦娥随月下黄泉。
一杯酒向青春晚,寂寞书窗恨独眠。

10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宋·辛弃疾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
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
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11 《大茅峰》 宋·梁栋

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
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
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沈。
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

12 《延平天庆观》 唐·王初

剑化江边彩构新,层台不染玉梯尘。
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
岚气湿衣云叶晚,天香飘户月枝春。
盟金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13 《军中寄内》 宋·陈子全

一望潇湘遍露迷,胡笳吹月夜凄凄。
回天无力心难死,矢日同仇志应齐。
但使首阳存汉地,不教阴塞牧羌羝。
声名一堕谁能赎,珍重雌雄剑化蜺。

14 《挽李提刑久善》 宋·史尧弼

大江南畔按澄初,兵弄潢池悉就俘。
坐使奔鲸无脱网,当时悬鼓不鸣桴。
后来盗起螺川震,却恨公归蜀道趋。
但使国侨长在郑,定知卖剑化萑蒲。

15 《与虞山人胜伯陈山人惟寅谈及仙游事醉后赋诗》 明·饶介

扫除狡狯蓄神机,开顶葫芦不置扉。
人物已从垣外见,真形渐向市中微。
杯成白鹤冲霄去,剑化双龙破浪归。
自此更无毫发累,绿毛绕体欲成衣。
¤

16 《挽诗》 明·王褎

越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
故国遗臣空北望,异乡作客独南归。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
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17 《铜马歌》 宋·王灼

君不见武皇逸志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18 《寄题延平范氏六桂堂》 宋·楼钥

高门儒效许谁同,秀气于今照演峰。
家学一椿连五桂,地灵两剑化双龙。
三人衣钵清名接,累世簪缨庆事重。
彼茁孙枝更林立,不须万户羡侯封。

19 《去郡三思》 宋·方岳

我思渤海龚,一语锄犷俗。
竟令陇亩间,刀剑化牛犊。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约束。
时时弄梃刃,谁肯继往躅。
归来乎山中,无靦尔面目。

20 《夫人挽词二首》 宋·郭印

熊轼人将达,鱼轩乐未央。
遽令双剑化,并作一丘藏。
笔绝先秋句,衣缄美箧香。
未应林下安,千古擅清芳。

* 关于剑化的诗词 描写剑化的诗词 带有剑化的诗词 包含剑化的古诗词(3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