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地声的诗词(555首)

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 《山间大风雨昼夜不止闻松声撼床戏成拙语谩录》 宋·郑清之

颠风横雨穷山秋,樵青驰檐车停辀。
松声撼空吼万牛,轰豗势欲倾不周。
晨鸡扼吭喑且愁,百鸟何敢相喧啾。
恍疑赵壁环诸侯,呼声动地锵弓矛。

3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马平山边。
疾驰趋高沙,如走阪上圆。
夜行二百里,望望无人烟。
迷途呼不应,如在盘中旋。

4 《龙挂》 宋·陆游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
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

5 《倒犯(夹钟商赠黄复庵)》 宋·吴文英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华如许。
江湖夜雨。
传书问、雁多幽阻。
清溪上,惯来往扁舟、轻如羽。

柳树离别

6 《又一首》 宋·谢绪

莫笑狂夫老更狂,推轮怒臂勇螳螂。
三军未复图中土,万姓空悲塞外乡。
动地声名悬宇宙,惊天气概荡边疆。
忠心自古人人有,莫笑狂夫心更狂。

7 《庚戌秋书事八首》 明·彭年

月满胡天杀气凝,建牙吹角汉家营。
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风尘辇毂惊。
累日未传青海箭,何人为扫黑山兵。
朱门金穴笙歌沸,野哭那闻动地声
¤

8 《东山》 宋·陆游

今日之集何佳哉!入关剧饮始此回。
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寻蓬莱。
青天肯为陆子见,妍日似趣梅花开。
有酒如涪绿可爱,一醉直欲空千罍。

9 《喜雨》 宋·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10 《送僧》 宋·释重顯

七尺岩藤握便行,旧山归去几多程。
相逢忽问迢迢意,应发春雷动地声

11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辞赋精选古文观止秋天悲秋

12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13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诗三百首写人爱情讽喻叙事长诗

14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15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16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节日元宵节

17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18 《江行无题一百首》 唐·钱珝

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

19 《秋浦登舟,阻风泊池口》 宋·杨万里

牛眼化蝶化未成,梦中澒洞发大声。
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
起来推窗无一物,海潮打入齐山窟。
数洲翻覆相荡摩,四山动摇皆突兀。

20 《瑶池》 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唐诗三百首神话讽刺

* 关于动地声的诗词 描写动地声的诗词 带有动地声的诗词 包含动地声的古诗词(5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