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寺的诗词(63首)

1 《仙游潭五首·北寺》 宋·苏辙

君看潭北寺,何用减潭南。
不到还能止,重来独未厌。
荒凉增客思,贫病觉僧惭。
饮水寒难忍,谁言栢子甘。

2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唐·张籍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
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冬天狩猎

3 《题渭北寺上方》 唐·张籍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最来登。
十馀年后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4 《和北寺》 宋·张耒

寺倚苍崖古,僧闲昼掩扉。
晓云辞岭去,夕鸟占林归。
悟理观旛动,临风想锡飞。
寄怀玄观外,更觉此生微。

5 北寺》 宋·苏轼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
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
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
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6 北寺悟空禅师塔》 宋·苏轼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7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宋·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
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
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
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8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宋·王安石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
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
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9 《中秋日游能仁北寺两刹》 宋·周文璞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
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
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
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10 《登湘阴北寺江亭》 宋·孔武仲

古县峨新刹,孤亭占上头。
野苔侵坐绿,江水带天流。
丝断湘灵瑟,苹荒帝子洲。
人寰真是梦,顷刻已千秋。

11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唐·孙逖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
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
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12 《宿北山禅寺兰若》 唐·刘长卿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明月弹琴抒情

13 《题江夏修静寺(此寺是李北海旧宅)》 唐·李白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
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
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书信思念家人

14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唐·韦应物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
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
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15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 唐·岑参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16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 唐·岑参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17 《游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唐·杜甫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18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唐·皇甫冉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孤独怀念友人

19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唐·刘禹锡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20 《楚州开元寺北院枸杞临井繁茂可观群贤赋诗因以继和》 唐·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叙志咏怀

* 关于北寺的诗词 描写北寺的诗词 带有北寺的诗词 包含北寺的古诗词(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