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七的诗词(1857首)

561 《二十七日作》 宋·赵蕃

卜居面势隘,附山枕林麓。
旷瞻既无地,何以慰羁束。
昏昏半月雨,候应黄梅熟。
晨兴更凉冷,转午增蒸溽。

562 《九月二十七日题桂溪铺》 宋·赵蕃

昨日方摇扇,今朝可拥裘。
顿能惊北客,方觉是南州。
岁傥不逢闰,时今宁复秋。
无庸叹疎漏,聊得避飕飕。

563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 宋·赵蕃

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纸窗宵摵摵,雨条风叶晓萧萧。
凶年未易办五斗,乐处却思甘一瓢。
几日诗筒似疏旷,意乘聊复一长谣。

564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 宋·赵蕃

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
无衣还可卒岁无,我有大裘听汝覆。
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
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驭停车吾事已。

565 《二月十七日》 宋·赵蕃

入春不雨忧在田,数朝乃复相属连。
今晨得晴绝可喜,病体素羸犹著锦。
杏花始开忽已落,桃李安能问今昨。
独余杨柳故青青,乃似仍叔之子弱。
春今二月已强半,匆匆何方为羁绊。
雨虽未厌愁奈何,又听仆仆林鸠唤。

566 《望蓬莱 十七首首化姚*》 元·马钰

破故纸,缀袄可防风。
坐卧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麦门冬。
从此得苁蓉。
浪荡子,常有自然铜。
鼎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
蝉壳显山

567 《木兰花慢 至元十七年上巳日,同西溪公饮镇》 元·王恽

问城南北柳,最好处,胜游乡。
对湖水微茫,瑶翻碧潋,修禊浮觞。
比量今春乐事,忆去年、书剑共游梁。
晓日繁台古寺,春风碧草宫墙。

568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为通议西溪兄寿》 元·王恽

南衙,予始相识。
时初夏桐阴满庭,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
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

569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近代·陈三立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570 《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近代·陈三立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

571 十七弟生朝》 宋·项安世

至日阳生万事新,阿连于此庆生辰。
一天云物皆和气,满市人家作贺宾。
寿算暗随宫线长,科名行逐地雷伸。
病夫已学陈根退,只愿庭前玉树春。

572 十七弟生日用其韵》 宋·项安世

寿星合在角亢旁,为尔来临翼轸乡。
日向绣床添永算,云纵书观发嘉祥。
修程九万开荣路,曲礼三千阅寿觞。
冬弟春兄同此日,天教鸿雁自成行。

573 《三十七岁初见白发诗》 宋·项安世

亲朋相见忽相惊,绿发朝来白两茎。
若比商州王副使,预先才得一年生。

574 《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 宋·王铚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
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暝云自与千峰合,送人归鞍寺寺钟。

575 《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 宋·晁公溯

吴蜀相望万时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576 十七日窘雨邑中舟还》 宋·陈宓

行到青山欲尽头,穷源未省作溪游。
轻云放日催人渡,积雨肥波送客舟。
卧看玉簪迎两岸,心随绣领逐浮沤。
眼前邂逅多堪赏,特地安排似此不。

577 《六月十七夜待月》 宋·陈文蔚

凝伫虚亭未惬心,清光隐隐隔疏林。
欲观玉鉴呈全体,独倚朱栏到夜深。

578 《排律十七韵贺阮侯伯子》 宋·戴表元

芳城春树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岛,光缠五马车。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锦褓看争羡,犀颅画不如。

579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宋·方回

彻夜无眠直到明,拟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闻望帝声。
病体惯经寒热证,倦途浑忘短长程。
五年浩荡江湖梦,犹喜相逢得友生。

580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宋·方回

恶风夜汹疾雷频,稍卧还兴起倒身。
政复花时如此雨,谁知我辈本无春。
破衣垢腻疮饶痒,短被伴欹脚倦伸。
捱耐天明招敢叟,能来破闷赖斯人。

* 关于十七的诗词 描写十七的诗词 带有十七的诗词 包含十七的古诗词(18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