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层的诗词(182首)

81 《沁园春(春寒)》 宋·徐宝之

水榭春寒,梅雪漫阶,竹云堕墙。
数花时近也,采芳香径,旧情著处,看月西窗。
十二楼中,玉妃卧冷,懒掬胭脂放海棠。
层堤外,渺归鸿无数,江树苍苍。

82 《感皇恩 自寿 此石刻见山东历城县志卷二十四》 元·张养浩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83 《喜迁莺 词综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编卷十一,依》 元·王特起

登山临水。
正桂岭瘴开,苹洲风起。
玄鹤高翔,苍鹰远击,白鹭欲飞还止。
江上层波似练,沙际行人如蚁。

84 《定风波 玉虚宗师十月二十八日诞,丁卯?》 元·张雨

阁成后,拜镇南王赐衣之宠,喜而作歌漆点方瞳雪覆眉。
鹤巢殿角与云齐。
笑挈蓬莱三百丈。
更向。

85 《三豪诗送杜默师雄》 宋·石介

曼卿豪于诗,社壇高数层。
永叔豪于辞,举世绝俦朋。
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
曼卿苦汩没,老死殿中丞。

86 《雹》 宋·戴埴

玄默执徐岁,月律终无射。
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大者如拳。
林柯叶乱下,

87 《和新乡二十一弟华严水亭二首》 宋·晁说之

荷盖点溪三数叶,藤稍遶树几千层。
投闻更与高人约,重抱琴来听广陵。

88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寒碧》 宋·姜特立

千层山色参空碧,十里波光照眼寒。
六月火云横障日,好来此处凭栏干。

89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唐·骆宾王

扰扰风尘地,遑遑名利途。
盈虚一易舛,心迹两难俱。
弱龄小山志,宁期大丈夫。
九微光贲玉,千仞忽弹珠。

90 《露青竹杖歌》 唐·顾况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
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崖颠。

91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92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二首》 唐·韩愈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93 《昌谷诗(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李贺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94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题蓝桥驿)》 唐·元稹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暗落金乌山渐黑,深埋粉堠路浑迷。
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

95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竹径》 唐·李德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馀。
檀栾被层阜,萧瑟荫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96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唐·李商隐

家擅无双誉,朝居第一功。
四时当首夏,八节应条风。
涤濯临清济,巉岩倚碧嵩。
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

97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毛公坛》 唐·陆龟蒙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凰,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

讽刺边塞战争组诗

98 《咸通中始闻褚河南归葬阳翟是岁上平徐方…成二十韵》 唐·唐彦谦

册府藏馀烈,皇纲正本朝。
不听还笏谏,几覆缀旒祧。
咫尺言终直,怆惶道已消。
泪心传位日,挥涕授遗朝。

99 《游仙二十四首》 唐·吴筠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100 《倾杯乐(仙吕宫)》 宋·柳永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
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茜。

* 关于十二层的诗词 描写十二层的诗词 带有十二层的诗词 包含十二层的古诗词(1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