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行的诗词(406首)

321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初过城南门,即过城下渡。
岂无小笋舆,未若且徒步。
霜重船板滑,水涸岸石露。
我老人不识,小让樵者路。

322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323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我不上南山,垂近四十载。
山中花瓢翁,尚与山俱在。
据高瞰人世,昔田今为海。
道傍魏公亭,柱化础亦败。

324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七里南山边,更作三里程。
十里旧榷界,双桥酒有声。
身老友朋尽,事殊时代更。
茅店迷处所,饮徒眠九京。

325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金焦大不孤,号为天下奇。
繄此水中岑,突兀颇似之。
千古几洚水,蛟龙不能移。
寄言瓮牖士,守道当如兹。

326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溪北曰富登,溪南曰富代。
其西曰泽富,富固人所爱。
民贫今已极,名实殊不对。
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

327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
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
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
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328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
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
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
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329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斯人近云亡,华算八十四。
登堂拜画像,衣冠昂古制。
有子身不死,科名今九世。
焉知三家村,乃见万乘器。

330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
谷深夜更深,剧谈滋无穷。
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
门外晓鸡鸣,天地号霜风。

331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君子贵淡交,不在杯炙间。
主人苦留客,因辞乃得还。
中道逢故旧,酒肉又如山。
半醉可以去,岂不知时艰。

332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谈笑复谈笑,竟忘早与晚。
翩翩凌深波,恍惚度层巘。
醉身但觉轻,归路不知远。
人生常如兹,百年亦易遣。

333 《四月二十九日早起行园》 宋·方回

白发萧萧一秃翁,披襟扶杖早凉中。
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
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
若非守御孤城闭,谁有幽居似此公。

334 《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宋·方回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335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老觉情怀别,愁随节令来。
草茅思雨露,天地涨氛埃。
屋雀春弥怨,山云昼不开。
何人知此意,藜杖独登台。

336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公退幽斋坐,悠然对碧岑。
吹香花拂拂,围翠竹森森。
蝶散红芳歇,莺藏绿树深。
吾心清似水,尘境勿相侵。

337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雨过川原秀,烟光画不如。
人情花动荡,春意鸟分疏。
造化空陈迹,乾坤一广居。
小轩聊燕息,夏屋正渠渠。

338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圆吭高低唱,奇葩赤白章。
每嗟官束缚,肯放酒颠狂。
幕燕终难稳,池鱼欲自藏。
宦游何处好,山北是吾乡。

339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弱柳青垂缕,新蒲紫作茸。
风光明老眼,岁月养衰容。
涸思诗难巧,孤斟酒易供。
逍遥北山下,一榻傲羲农。

340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 宋·郭印

江路曾浮宅,悬崖两壁青。
晴烟笼小艇,落照射高亭。
花簇红妆岸,鸥群白点汀。
何时篷底卧,半夜酒初醒。

* 关于十行的诗词 描写十行的诗词 带有十行的诗词 包含十行的古诗词(4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