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色的诗词(2346首)

21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22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
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
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
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

23 《贻华阳柳少府》 唐·杜甫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
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俯视大江奔。
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24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唐·杜甫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
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25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唐·杜甫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
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26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 唐·钱起

秀色横千里,归云积几重。
欲依毛女岫,初卷少姨峰。
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只应函谷上,真气日溶溶。

27 《再得华侍御书,闻巴中卧病(一作疾)》 唐·钱起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
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
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28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唐·元结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
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29 《送荣别驾赴华州》 唐·皇甫冉

直到群峰下,应无累日程。
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
草色田家迥,槐阴府吏迎。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30 《送荣别驾赴华州》 唐·皇甫冉

直到群峰下,应无累日程。
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
草色田家迥,槐阴府吏迎。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31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 唐·常衮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32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唐·戴叔伦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
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33 《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一作常衮诗)》 唐·卢纶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
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
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
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

34 《中秋与空上人同宿华严寺》 唐·冷朝阳

扫榻相逢宿,论诗旧梵宫。
磬声迎鼓尽,月色过山穷。
庭簇安禅草,窗飞带火虫。
一宵何惜别,回首隔秋风。

35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唐·朱湾

若耶谿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
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36 《春色满皇州》 唐·张嗣初

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
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
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
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
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
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写景谴责边将

37 《送殷华之洪州》 唐·陈羽

离堂悲楚调,君奏豫章行。
愁处雪花白,梦中江水清。
扣船歌月色,避浪宿猿声。
还作经年别,相思湖草生。

38 《构法华寺西亭》 唐·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夏天纪游抒怀愁苦

39 《游华山云台观》 唐·孟郊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
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
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
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
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秋天伤怀

40 《杨子华画三首》 唐·元稹

杨画远于展,何言今在兹。
依然古妆服,但感时节移。
念君一朝意,遗我千载思。
子亦几时客,安能长苦悲。

* 关于华色的诗词 描写华色的诗词 带有华色的诗词 包含华色的古诗词(23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