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北朝的诗词(1348首)

641 《燕歌行》 唐·贾至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北制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642 《吊卢殷》 唐·孟郊

诗人多清峭,饿死抱空山。
白云既无主,飞出意等闲。
久病床席尸,护丧童仆孱。
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

643 《三年冬大礼五首》 唐·曹唐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
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
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

644 《妾薄命》 唐·刘元叔

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赴云梯。
夜夜思君辽海北,年年弃妾渭桥西。
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

645 《妾薄命》 唐·刘元叔

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赴云梯。
夜夜思君辽海北,年年弃妾渭桥西。
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

646 《劝进疏引谶》 唐·佚名

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
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
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
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

647 《石将军战场歌》 明·李梦阳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登高写景长江咏史怀古

648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闾丘泳

舟行观山无定姿,篷底兀坐真儿痴。
层崖复岭正杂遝,平冈横阜俄逶迟。
晴岚参天固竞秀,深崖挺石尤多奇。
遥岑浮眉绿点点。

649 《题汪水云诗卷》 宋·萧灼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攜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650 《水龙吟 以上四印齐本五峰词二十二首》 元·李孝光

倚阑遥见江南,狒狸前度愁风雨。
英雄安在,龙颠虎倒,空悲朝露。
落日荒宫,北风过雁,柰何踌*。
见行人指点,战场犹说,三城下,西州路。

651 《秋江月》 明·韩上桂

秋江月月在,秋江如可掇。
秦时曾照玉龙堆,汉世常穿金凤阙。
凤阙清辉映画楼,风生洲渚锦帆秋。
白云一去迷前浦,江水东回逐月流。

652 《费将军凯还歌》 明·黄哲

费侯佐国文且武,礼乐从容在军旅。
汉家卿相谁得如,云台功臣祭征虏。
王师转战下山东,大将平燕无限功。
复有奇兵专节制,将军同日度居庸。

653 《题邮亭壁歌》 明·金华宋氏

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铺摊,支颐相向吞声哭。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
妾家祖居金华府,海道曾为上千户。

654 《赋得涿鹿送丘伯纯还姑苏》 明·刘溥

平生爱访古,走马游四方。
金台南去百余里,乃是涿鹿古战场。
轩辕骑龙上天去,鼎湖何处秋茫茫。
蚩尤死后几千载,青山蜿蜒至今在。

655 《邵园行》 明·马汝骥

君不见汉家八叶神灵主,继世承平身好武。
夸胡罢猎长杨宫,广苑还开上林土。
上林奢丽帝城东,刺号新庄锦绣丛。
连袤虽无百里大,嵲亦有三山崇。

656 《遁游方丈歌为刘嗣庭赋》 明·蒲庵禅师

吾爱淮南王,种桂小山里。
日与八公徒,虚游闲遁世。
刘郎今是淮南孙,束书不谒诸侯门。
东望蓬莱觅方丈,扶摇欲驾天池鹍。

657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宋·苏轼

散人出入无町畦,朝游湖北暮淮西。
高安酒官虽未上,两脚垂欲穿尘泥。
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千摇万兀到樊口,一箭放溜先凫鹥。

658 《别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宋·欧阳修

长河秋雨多,夜插寒潮入。
岁暮孤舟迟,客心飞鸟急。
君老忘卑穷,文字或缀缉。
余生苦难厄,世险蹈已习。

659 《对梅》 宋·韩元吉

吏事纷俗语,新诗因难成。
朝来见梅花,诗兴还自生。
江头十日雨,云色开小晴。
高山带微雪,北客眼为明。

660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 关于南北朝的诗词 描写南北朝的诗词 带有南北朝的诗词 包含南北朝的古诗词(13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