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心的诗词(971首)
701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宋·曹勋
平生政不悟三隅,渐老涂穷志莫摅。
行路又迎新历日,寓怀赖有旧图书。
逢时意可情犹在,多病心阑事昧初。
流落此生何处是,欲从老圃学犁锄。
702
《白马篇》 宋·曹勋
白马何翩翩,况复值神武。
逸足看夷犹,四足入风雨。
右盼空流沙,左历无全虏。
中夜视房心,趣目翻霞举。
703
《初冬日怀先垄》 宋·曹勋
中原金鼓未全衰,拜扫逢时泪满衣。
丘垅萧条应蔓草,松楸寂历想斜晖。
残骸漫向天南住,乡思空随雁北飞。
海上伤心一卮酒,梦魂先已酹重闱。
704
《春风引》 宋·曹勋
忆昔上国宣和初,时平比屋欢唐虞。
天王恺乐纵游豫,翔风和气凌天衢。
苍龙颁春动时辂,晴光彩错明金铺。
扶晨官师会朝请,杂沓剑佩诸侯趋。
706
《送智道者》 宋·仲并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炒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707
《周公礼殿》 宋·李石
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
巍然夫子据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现金两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见东家中夜梦,犹与公孙同衮舄。
709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宋·王之望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711
《和柯山先生读中兴碑》 宋·李洪
曲江罢相迹如扫,满朝媕娿无谏草。
动地渔阳鼙鼓惊,旧将半死哥舒老。
蜀道乘骡万里来,不识平原济世才。
仓皇灵武送玉册,岂顾九庙蒙尘埃。
712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楼钥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
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屡书终不同。
历代传宝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713
《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 宋·楼钥
两夫持鎌行我先,巧寻径路其智专。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气已出层峰巅。
何郎鲍叔饱经历,胜处一一手自编。
我携旧记访陈迹,正恐急景不得延。
714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宋·楼钥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715
《史文惠王挽词》 宋·楼钥
八行源充远,三师庆系遥。
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
感会逢千载,荣华冠四朝。
甘盘称旧学,绮季簉储寮。
716
《送万耕道帅琼管》 宋·楼钥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
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
* 关于历心的诗词 描写历心的诗词 带有历心的诗词 包含历心的古诗词(9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