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故的诗词(784首)

41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唐·赵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42 《宿贾岛原居(一作寻贾岛原东居)》 唐·马戴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
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
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
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43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唐·贾岛

何故谒司空,云山知几重。
碛遥来雁尽,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禅灯彻晓烽。
旧房闲片石,倚著最高松。

44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唐·刘驾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45 《秦原早望》 唐·李频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46 《送友人陆肱往太原》 唐·李频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47 《随边使过五原》 唐·储嗣宗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

48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唐·罗隐

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鸥翻汉浦风波急,雁下郧溪雾雨深。
惭愧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袴至如今。

49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唐·罗隐

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
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同情志向愿望

50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以质奖私》 唐·黄滔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
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
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相聚友情

51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唐·韩熙载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52 《吊屈原赋》 两汉·贾谊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辞赋精选悼惜抒怀

53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宋·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
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
斜阳挂深树。
映浓愁浅黛,遥山眉妩。

宋词三百首写景离别抒情

54 《桃源忆故人(题华山图·五之五)》 宋·陆游

中原当日三川震。
关辅回头煨烬。
泪尽两河征镇。
日望中兴运。
秋风霜满青青鬓。
老却新丰英俊。
云外华山千仞。
依旧无人问。

55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宋·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56 《邴原泣学》 明·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

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学习哲理

57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朝·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咏史怀古

58 《屈原列传》 两汉·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古文观止写人传记

59 《原道》 唐·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

古文观止推崇儒道

60 《原毁》 唐·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 关于原故的诗词 描写原故的诗词 带有原故的诗词 包含原故的古诗词(7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