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路的诗词(848首)

681 《题望喜驿黄夷仲诗后》 宋·李新

杜宇啼愁连谷暗,嘉陵流恨接天长。
路人要见行人喜,看取眉间一点黄。

682 《金丹诗四十八首》 宋·张继先

存神认取本来身,此理幽玄可学人。
无漏实成除有漏,迷津才出是通津。
浮生难保千年寿,仙世轻翻万劫春。
堪叹茫茫迷路者,甘将神作北邙尘。

683 《纪关陇》 宋·郑刚中

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
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
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
欃枪不待射,避路过河浒。

684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宋·李弥逊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
春风遂南渡,百避咸奔趋。
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微生本萍奇,宁复安吾庐。

685 《病后戏呈谟老禅师》 宋·李弥逊

霜髭病起叵相侵,销尽平生未了心。
一事关身俱是梦,万缘弹指已非今。
月林清影元无定,山路幽香不可寻。
唤取汤休共清夜,静听帘雨写鸣琴。

686 《暇日游石门用前韵》 宋·李弥逊

晓御欲随风脚来,报晴乌鹊入桅催。
松幢竹盖宝坊近,石壁云关尘境回。
山气得春浓胜酒,花光带月冷过梅。
却收眼力寻归路,惜取馀青莫浪开。

687 《和似表弟次吴江》 宋·李弥逊

路入吴江眼倍明,长谼雨立万□□。
仙翁曾下辽在鹤,诗老犹传跨海鲸。
夜榜风蒲嗟去国,秋山云履趁寻盟。
凭谁剪取半江水,要听寒潮枕底鸣。

688 《筠庄落成分韵得意字》 宋·李弥逊

离离颔下髭,短白不可薙。
焉能老行路,结屋聊自芘。
溪横众山绕,左右松竹翳。
山华如幽人,得秀不取媚。

689 《杯渡塔》 宋·李弥逊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法迹。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变忘言,荒庭秋草积。

690 《嘲蛇伤足》 宋·邓肃

责官只得林泉幽,也有曲膂潜相雠。
肆毒不知分彼是,后身那解癖春秋。
我婴逆鳞龙不怒,谁和蠢蠢取当路。
要我迷阳不作难,只恐寿光劾君去。

691 《上塘值清明八首》 宋·曹勋

客路逢寒食,山光触处新。
取鱼多样纲,舣岸几州人。
默尔非无住,超然得任真。
今年卦气尽,四顾欲何亲。

692 《送人游福唐》 宋·曹勋

萝月溪云各未阑,它时薪水肯相安。
家依梵刹钟磬静,路近台山松桂寒。
黄槊胜流公远诣,观澜逸兴我难看。
归时一棹宜须早,趁取薰风荔子丹。

693 《荆门道》 宋·曹勋

荆门道,在何许,万里迢迢入南楚。
故人何事未归来,满目豺路多阻。
路多阻兮可奈何,矍铄帘公亦奚取。
期君终日醉如泥,贤似灵均醒时语。

694 《示阮冠》 宋·胡寅

一行作吏掷分阴,世路尘劳满客襟。
三语风流归梦想,十年书问寄浮沉。
门前种柳春光好,堂上鸣弦古意深。
别后新诗都觅取,对哦湘渌醉还斟。

695 《送安老》 宋·吴芾

师走丛林不计年,若为犹未了因缘。
万年有路何妨去,透取无生不二禅。

696 《送王若夫造朝》 宋·吴芾

要路如公今著鞭,况逢圣主正需贤。
长贫岂谓连三世,不调那知又十年。
道在未应终困踬,时来看取即腾骞。
此行会有知音者,送上通津岁九迁。

697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 宋·吴芾

吾家谓侄非常儿,自幼读书尝下帷。
平居事母尽孝道,力供子职曾无违。
辛勤农亩三十载,顿立门户成家肥。
耻同流俗事骄吝,好贤乐业常怡怡。

698 《清平乐·池台非雾》 宋·史浩

池台非雾。
缥缈双溪路。
家在江南佳丽处。
看取谢公风度。

蟠桃酒酝千秋。
金伙欲上迟留。
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699 《舟行用前韵怀祝子权》 宋·仲并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裹,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700 《送张道士游西山至道观》 宋·李石

雪打窗外竹,共卧窗间床。
起来忍饥冻,对坐唯炉香。
写之三尺琴,绕屋声琅琅。
相从无此好,要俶西山装。

* 关于取路的诗词 描写取路的诗词 带有取路的诗词 包含取路的古诗词(8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