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云山的诗词(1814首)

61 《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 宋·陈棣

昔年浩气许谁攀,诗礼趋庭侍燕閒。
但喜新阳更旧律,岂知斑鬓改朱颜。
时桃短烬倾蕉叶,独拥寒烬炷博山。
不见诗翁送穷处,空留膏馥在人间。

62 《巫山怀古》 唐·刘希夷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
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归来高唐夜,金釭焰青烟。
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登高写景思乡

63 《杏山馆听子规》 唐·窦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64 《华山女》 唐·韩愈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65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唐·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66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唐·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67 《双调 山鬼》 元·阿鲁威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貍,窈窕周流。
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
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
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

68 《游沃洲山》 宋·陈东之

我本名山人,屡作名山兴。
天台一住三十年,尽日扪萝陟云磴。
上揽四万八千太之高秋,参差明河两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灭没飞烟八荒净。

69 《题梅山云悦楼》 宋·崔次周

仙人好楼居,天上多琼楼。
祥氛结紫炁,磅礴常周流。
道人仙之裔,居然梅山头。
山头耸百尺,日与云从游。

70 《题边长文所画山水图歌为常伯敬赋》 明·刘崧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71 《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宋·黄庭坚

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
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
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危冠匡坐如无傍,弄弦铿铿灯烛光。

72 《听履霜操》 宋·黄庭坚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锺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73 《山中书怀》 宋·岳珂

我昨浮平湖,时适逢中秋。
十年鸥鹭盟,万丈蛟龙湫。
微风自远至,皓月当上头。
朋游凡三人,一举累百瓯。

74 《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宋·陈著

峰开荷叶东南倾,梵宫截断西来青。
参差楼阁半空起,撞钟椎鱼撼林坰。
奔走簦笠数百里,随事来乞山中灵。
大众坐饱云捧足,百需顺应水建瓴。

75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五松山在南陵铜坑西五六里)》 唐·李白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76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唐·杨巨源

文物京华盛,讴歌国步康。
瑶池供寿酒,银汉丽宸章。
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
代推仙祚远,春共圣恩长。

77 《望庐山》 清·姚鼐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78 《山阴舟中》 明·梦堂噩公

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
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
白翻晴雪浪花舞,绿弄晚风蒲叶摇。
西北阴沉天欲雨,卧听篷韵学芭蕉。

79 《苦寒行(家难甫平,展先府君墓于山之阳而作》 明·阮自华

一上一上,再上其难。
陟言呼天,征于嵚岩。
培风阶云,三上及菑。
层互折,如我百罹。

80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宋·苏轼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 关于听云山的诗词 描写听云山的诗词 带有听云山的诗词 包含听云山的古诗词(18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