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山的诗词(1183首)

1 《敬亭见和山行有李杜齐能之句虽主押韵而亦非》 明·顾清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
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
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
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

2 《感怀再和山房韵》 宋·何梦桂

幽人癖好山,结屋山北方。
於兔出绕屋,宁复劬秃当。
岩溜晴霡霂,野烧夕燉煌。
疗饥采紫芝,不救病发苍。

3 《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欲集中岑公涧》 宋·李长庚

阳华妙处吾能说,泉响风摇环佩声。
定是山灵嫌俗驾,电光制过雨如倾。

4 《因六祖举太和山语而成颂贵此话大行》 宋·黄庭坚

峨眉山中老,千颂自成集。
持问太和山,鹘臭当风立。

5 《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欲集中岑公涧》 宋·李长庚

垂垂雨脚几时晴,便拟扁舟乘兴行。
想得斜川今更好,胜游恨不继渊明。

6 《庚寅二月朔积雪初霁过和山见雪深堂瑞香盛》 宋·艾性夫

烟雨庭前锦繖张,一般穠郁雪深堂。
偶扶晴日孤筇出,连挹春风两屋香。
供佛省烧苍柏子,薰书不藉绿芸囊。
冰霜尽厄芳心在,自与梅花是雁行。

7 《上命钦和山居诗》 明·天渊禅师

白发山僧住翠萝,余生身事任蹉跎。
倦从石上支颐坐,闲向云中拍手歌。
设利现时光煜煜,伽梨披处影裟裟。
钟山咫尺城东地,草木偏承雨露多。

8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 唐·李峤

神岳瑶池圃,仙宫玉树林。
乘时警天御,清暑涤宸襟。
梁驾陪玄赏,淄庭掩翠岑。
对岩龙岫出,分壑雁池深。

9 和山谷题李亮功家周昉画美人琴阮图》 宋·高荷

丹青有神艺,周郎独能兼。
图画绝世人,真态不可添。
却怜如画者,相与落谁手。
想像犹可言,雨重烟笼柳。

10 和山间壁上陈子忠》 宋·颜发

路转山根草木香,天容水色两茫茫。
渔人风里数声笛,飞过芦花幽兴长。

11 《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留题之韵》 宋·戴复古

未登快阁心先快,红日半檐秋雨晴。
宇宙无边万山立,云烟不动八窗明。
飞来一鹤天相近,过尽千帆江自横。
借问金华老仙伯,几人无忝入诗盟。

12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今取一篇》 宋·戴复古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劫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13 《奉和山池》 南北朝·庾信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14 《自和山房十咏》 宋·李曾伯

坡翁昔爱是山中,我以何人敢比踪。
筑室买田居此了,闭门读易保吾终。

15 《自和山房十咏》 宋·李曾伯

邻有山田价似轻,拟求种秫效渊明。
相逢村叟问谁者,叹息年来主屡更。

16 《奉和山夜临秋》 唐·上官仪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17 《渡汝水向太和山》 唐·皇甫冉

落日事搴陟,西南投一峰。
诚知秋水浅,但怯无人踪。

18 和山间壁上陈子忠》 宋·颜发

风蒲水荇度清香,两两飞凫堕渺茫。
目送征帆掠波去,碧天无际暮去长。

19 《上命钦和山居诗》 明·天渊禅师

老来一钵住岩幽,尘境无心得自繇。
空里每看花满眼,境中渐觉雪盈头。
吟余月照千峰夜,定起云生万壑秋。
身世已知浑是梦,百年光景水东流。
¤

20 《自和山房十咏》 宋·李曾伯

新来诗思与秋清,野径无人适意行。
道尽青松知小雨,隔林怪在竹鸡鸣。

* 关于和山的诗词 描写和山的诗词 带有和山的诗词 包含和山的古诗词(11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