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哀识的诗词(275首)

1 《赠蹇法师翊之》 宋·秦观

天都九经纬,人物如纺绩。
岂无僊圣游,但未见哀识
蹇师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来长安城,摩挲金铜狄。

2 《宋进马哀词》 唐·王维

背春涉夏兮,众木蔼以繁阴。
连金华与玉堂兮,宫阁郁其沈沈。
百官并入兮,何语笑之哑哑,

3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唐·杜甫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
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写山抒怀壮志失意组诗

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5 《咏左伯桃羊角哀墓》 宋·史弥巩

馀耳当年刎颈交,所争利害仅毫毛。
一朝泜水相屠戮,岂识羊哀左伯桃。
交情切戒勤终堕,以义存心心必果。
死生可托永无睽,自古中山说羊左。

6 《孙氏女哀词三章》 宋·罗椅

秋风萧飒兮白露晞,五十年闺闼兮甯识马嘶。
衔辔迫人兮魂为之飞,归来一空兮不死何为。
谁为此祸兮使汝当之。

7 《哀毗陵》 宋·梁栋

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
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
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

8 《读许右丞所作陈少阳谏议哀词》 宋·刘鄂

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来争席。
掀髯对座有钜人,开口剧谈如旧识。
试问客子从何方,兴言扼腕微有伤。
吾祖昔遑卹纬计,屡以真论干君王。

9 《识时梅歌》 宋·谢琎

寇至人远避,寇退人复归。
归来寻旧址,草芜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梦常相依。
可怜岁寒心,能识存亡机。

10 《李宪仲哀词》 宋·苏轼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

11 《王中甫哀辞》 宋·苏轼

生刍不独比前人,束槁端以废谢鲲。
子达想无身後念,吾衰不复梦中论。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
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12 《王中父哀词(并叙)》 宋·苏轼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轼忝冒时,尚有富彦国、张安道、钱子飞、吴长文、夏公酉、陈令举、钱醇老、王中父并轼与家弟辙,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诗吊之,则子飞、长文、令举殁矣。
又八年,轼自黄州量移汝海,与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则十五人者独三人存耳,盖安道及轼与家弟而已,呜呼悲夫。
乃复次前韵,以遗沇之,时沇之亦以罪谪,家于钱塘云。

13 《李宪仲哀词(并叙)》 宋·苏轼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
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

14 《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部公》 宋·王禹偁

汾阳饱经术,赋性甚坦率。
在昔举神童,广场推杰出。
尚书诵在口,何论落自笔。
总角取科名,弱冠纡缨绂。

15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 宋·刘克庄

自是乾坤间气生,吾犹识此万人英。
博求骏骨千金致,忽割牛心四座惊。
古有诗人悼房琯,今无壮士哭田横。
遥知岳市新华表,过者徘徊下马行。

16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 宋·刘克庄

丙午遭逢瑟改调,先皇记忆忝弓招。
明扬虽曰由师锡,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

17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宋·刘克庄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拊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呼保及矣,托此识余悲。

18 《陈夫人哀诗》 宋·刘克庄

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
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
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
曾识双珠树,聊为补些辞。

19 《哀程袁州》 宋·毛滂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20 《水龙吟 飞卿系出将种,予官燕赵时相识·读》 元·王恽

挫,迄于今十年,其穷极矣,既为哀之,且求其所以然,遂有斯作。
以越调水龙吟歌之,庶几伯奇履霜,自伤穷思返义,俾采诗者闻之,不无当笞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
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
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

* 关于哀识的诗词 描写哀识的诗词 带有哀识的诗词 包含哀识的古诗词(275首)